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置的意思、断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置的解释

处置。《朱子语类》卷十八:“閒时看得道理分晓,则事来时断置自易。” 宋 朱熹 《答刘仲升书》:“凡一念虑、一动作,便须著实体认此是天理耶?是人欲耶?子细辨别,勇猛断置,勿令差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断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uàn zhì,其基本含义为处置,即对事物进行判断、处理或安排。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断:本义为“截断、决断”,引申为判定、决定(如“断狱”)。
    • 置:意为“放置、处理”。
      两字结合后,“断置”强调通过判断后作出明确的处置或决策。
  2.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与儒家理学相关。例如:

    • 《朱子语类》提到“閒时看得道理分晓,则事来时断置自易”,指平时明辨事理,遇事便能果断处理。
    • 朱熹在《答刘仲升书》中主张“勇猛断置”,强调对“天理”与“人欲”的辨别与抉择。
  3. 现代适用性
    当代使用较少,更多见于学术或文学讨论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果断处置”的深层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究其哲学背景或古籍用例,可参考《朱子语类》等理学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置》一词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 《断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第一个字是“断”,读音为duàn,意为中断、断裂;第二个字是“置”,读音为zhì,意为安放、设置。 - “断”的拆分部首是“斤”和“一”,其笔画数为4画,是一个基本的汉字。 - “置”的拆分部首是“矢”和“攵”,其笔画数为13画,也是一个基本的汉字。 《断置》的来源、繁体及古时候汉字写法 - 《断置》一词没有特定的古代典籍来源或文献记载记载,因此无法确定其确切的出处。 - 在繁体字中,“断置”保持与简体字相同的写法,没有特定的繁体形式。 - 根据古时的汉字写法,可以推测《断置》的写法在古代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断置》一词较新,古代写法的详细信息不太可能被找到。 《断置》的例句 - 他断置了不再继续这项工作。 - 我决定断置这段感情。 - 经过商讨,大家断置了怎样分配任务。 《断置》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 组词:断开、置放、断章取义、置信等。 - 近义词:中断、停止、终止、废除等。 - 反义词:连续、维持、进行、保留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