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图箓的意思、图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图箓的解释

图谶符命之书。《后汉书·方术传序》:“故 王梁 、 孙咸 ,名应图籙,越登槐鼎之任。” 李贤 注:“ 光武 以赤伏符文,拜 梁 为大司空,又以讖文拜 孙咸 为大司马。”《旧唐书·儒学传下·柳冲》:“ 唐公 名应图籙,动以信义,豪杰响应,天所赞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图箓”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古代文献和宗教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拼音与含义
    拼音为túlù(ㄊㄨˊㄌㄨˋ),字面意义为“图谶符命之书”,指古代预言天命、吉凶的图文典籍,多与帝王受命或政权更替相关。

  2. 历史与文献出处

    • 在《后汉书》中记载:“王梁、孙咸,名应图籙”,意指人名与图箓预言相符,暗合天命。
    • 《旧唐书》也提到“唐公名应图籙”,用于佐证李唐政权的正统性。
  3. “箓”的深层含义
    “箓”本指帝王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如“高祖膺箫受图”),后延伸为道教的符咒秘文(如“符箓”),兼具政治与宗教色彩。

  4. 相关词语

    • 图谶:类似图箓,以图像或文字预言未来的典籍。
    • 符箓:道教用于驱邪祈福的符号文书,与图箓同源但用途不同。

建议:若需更权威的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道教大辞典》中的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图箓》是什么意思

《图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记录、记载。古代常用于形容用图画的方式将事物详细地记录下来,如今泛指各种形式的记录或记载。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图箓》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部首为“⺮”(竹字头),右边部首为“聿”(筆字旁)。

根据笔画顺序,拆分《图箓》总共需要12笔。

来源

《图箓》最早见于《诗经·召南·草虫》:“蚯蚓岁结,鸣鸠深箓。”意为蚯蚓每年结成一个环,鸣鸠传授深沉的知识要秘而不宣。

繁体

《图箓》的繁体字为「圖箓」,字形相似,只是笔画稍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书画中,关于《图箓》的描绘可追溯到古代字画家的作品中。这些字画往往以工笔细致的手法,将事物的形态和特征细致入画。

例句

1. 张教授以《图箓》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他的研究成果。

2. 这本百科全书是一部包含了各种专业领域知识的《图箓》。

组词

- 地图:关于地理的《图箓》。

- 画册:用图画形式记载的书籍。

- 记录:详细记载或保存信息的行为。

近义词

- 记载

- 记述

- 纪实

反义词

- 消逝:迅速过去或消失,无法记录或记载。

- 遗忘:忘记,失去对事物的记录或记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