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棹的意思、枉棹的詳細解釋
枉棹的解釋
猶枉駕。棹,指船。 唐 劉長卿 《将赴江南湖上别皇甫曾》詩:“ 潯陽 如枉棹,千裡有歸潮。” 明 高啟 《期袁卿見過因出失值寄詩謝之》:“非關遠出負幽期,自是江邊枉棹遲。”
詞語分解
- 枉的解釋 枉 ǎ 彎曲,彎屈,引申為行為不合正道或違法曲斷:枉道。矯枉過正。貪髒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矯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駕(a.稱對方來訪自己;b.請對方往
- 棹的解釋 棹 à 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劃船:“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船:棹夫(船家)。歸棹。 棹 ō 同“桌”。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枉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ǎng zhào,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解釋:
1.基本含義:屈尊來訪(字面義)
- 字面解釋:“枉”意為徒勞、屈尊,“棹”指船槳或代指船。合起來表示“屈尊駕船來訪”,常用于古代詩文中的謙辭,表達對他人來訪的敬意。
- 例句:
- 唐代劉長卿《将赴江南湖上别皇甫曾》:“浔陽如枉棹,千裡有歸潮。”
- 明代高啟《期袁卿見過因出失值寄詩謝之》:“非關遠出負幽期,自是江邊枉棹遲。”
2.引申含義:徒勞無功(比喻義)
- 比喻解釋:形容船槳劃動卻無法使船前進,引申為“做事白費力氣、沒有效果”。這一用法多見于現代詞典的成語釋義中,但實際古籍用例較少。
綜合說明:
- 權威性差異:字面義(屈尊來訪)在古籍中高頻出現,且被漢典等權威來源收錄;比喻義(徒勞無功)則更多見于現代詞典,可能為後起引申。
- 使用建議:在解讀古詩文時,優先采用“屈尊來訪”之義;若需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原始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枉棹》的意思
《枉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徒勞無功”、“白白浪費”。它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終卻沒有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枉棹》由部首“木”和部首“舟”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枉棹》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莊子·達生》中,其中寫到:“昔者桎梏之困,以包納為枉,以傾覆為棹。”意思是指被桎梏牢固束縛的人,在包納時徒勞無功,在傾覆時白白浪費了努力。
繁體
《枉棹》的繁體字為“枉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許多變體和變化。然而,根據研究者的認識,我們可以确定《枉棹》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即由“木”和“舟”組成。
例句
1. 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終卻隻是枉棹一場。
2. 這次嘗試是枉棹的,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方法。
組詞
有關《枉棹》的組詞:枉然、枉費、枉法。
近義詞
與《枉棹》意思相近的詞語:白費、空費、徒勞。
反義詞
與《枉棹》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功、有益、見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