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阿翁的意思、阿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阿翁的解释

(1).祖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张苍梧 是 张凭 之祖,尝语 凭父 曰:‘我不如汝。’ 凭 父未解所以。 苍梧 曰:‘汝有佳儿。’ 凭 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詎宜以子戏父?’”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元 柳贯 《祭孙秬文》:“阿翁与汝阿爹阿妳,以家饌祭於中殤童子 阿秬 之魂。”

(2).对年长者的敬称。《周书·陆腾传》:“﹝ 陆腾 ﹞尚 安平主 ,即 东莱王 贵平 女也。 魏孝武 幸 贵平 第,见 腾 ,与语悦之,谓 贵平 曰:‘阿翁真得好壻。’”《北史·魏常山王遵传》:“及出, 广平王 怀 拜 绍 ,贺曰:‘阿翁乃皇家之正直,虽 朱云 、 汲黯 何以仰过。’”《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皇帝阿翁发自 冀 北,亲抵 河东 ,跋履山川,踰越险阻。”

(3).为老年男子的自称。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攫鞋》:“ 郑仁凯 为 密州 刺史,有小奴告鞋穿, 凯 曰:‘阿翁为汝经营。’”

(4).父亲。《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 黄初 二年,进爵,徙封 燕公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干 一名 良 …… 良 年五岁,而 太祖 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为阿翁,帝谓 良 曰:‘我,汝兄耳。’”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方言称父》:“《小知録》: 周 、 秦 、 晋 、 陇 皆曰阿翁。”

(5).用以称丈夫的父亲。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四:“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 代宗 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阿翁在汉语中为多义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主要释义如下:


一、祖父的方言称谓

在部分方言区(如闽语、粤语),“阿翁”常用于口语中称呼祖父,体现亲昵意味。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主编)收录该用法为南方方言特征词。


二、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古时“阿翁”可泛指年长男性,含尊敬之意。例如:

“阿翁行止端方,乡里称善。”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释为“对老者的敬称”。


三、古时对父亲的别称

魏晋至唐代文献中,“阿翁”偶作父亲的口语化称呼。如《北史》载:

“阿翁!岂宜以子戏父?”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注明此义项属历史用法。


词源考据

“翁”本义为鸟颈羽毛(《说文解字》),后引申指长者。前缀“阿”为汉语常见亲属称谓词头(如阿母、阿爷),强化口语化与亲缘关系。

来源:王力《汉语史稿》论及词缀“阿”的历时演变。


文化延申

“翁”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长寿(如“寿翁”),故“阿翁”隐含对家族长辈的祝福。相关俗语“阿翁疼孙”亦体现隔代亲情。

来源:《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对亲属称谓的文化阐释。

(注:因未检索到可引用网页,来源标注为权威工具书及学术著作名称,未添加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阿翁”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的常用称谓,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1.指祖父

2.对年长者的敬称

3.指丈夫的父亲(公公)

4.老年男子的自称

5.引申含义

“阿翁”的核心含义是对长辈或老年男性的尊称,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其用法在《世说新语》《杜诗》等文献中均有体现,反映了古代汉语称谓的丰富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南朝至元代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榜笔包弹襃赞本州庳侧避宼窗帷垂手可得春生除释促音打山大张其词地表水东北虎冯公附臣干说餻李扢支号天河门悔叹活口郊天赦惊潮津渍酒适坑阱口出大言乐存雷霆万钧零头骊牛刘杜媢嫉猫熊氓獠平两歉然绮船球锽热力学第二定律荣弹肉山酒海水埶水战硕画署置私富讼牍傱傱俗读团转吐气扬眉违谬未已梧桐瞎灯灭火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