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誘使别人上前而斷其退路。《羅湖野錄》卷一引 宋 黃庭堅 與 興化 海老 手帖:“此事 黃龍 興化 亦當作助道之緣,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樹拔卻梯也。”
“上樹拔梯”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他表面上支持同事的方案,實際卻暗中撤資,簡直是“上樹拔梯”。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場景比喻,強調做事需留有餘地,不可為私利損害他人。其警示意義至今仍適用于人際交往和社會競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羅湖野錄》。
《上樹拔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上樹拿梯子,比喻做事繁瑣、費力。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木”、“立”和“水”,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秋水》:“吾喪我,天地任其然。不以物能為,反以有為。猶繳失之矣,豈為成功?其貴無事。”其中的“繳失之矣,豈為成功”一句,意為上樹拔梯,勞而無功。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樹拔梯」。
古時候漢字寫法多樣,而《上樹拔梯》這個成語的古代漢字寫法為「上樹拔㭻」。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這個項目上,最後卻像上樹拔梯一樣一無所獲。”
和《上樹拔梯》相關的組詞有:“拔高”、“上山”等。
與《上樹拔梯》意義相近的成語有:“枉費心機”、“但求無過”等。
與《上樹拔梯》意義相反的成語有:“事半功倍”、“輕松簡單”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