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缺的意思、七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缺的解释

汉 何休 称夫道缺、妇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 周公 之礼缺为“七缺”。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公羊传》:“ 苏氏 谓 何休 《公羊》之罪人, 晁氏 谓 休 负《公羊》之学。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皆出於 何氏 ,其《墨守》不攻而破矣。” 翁元圻 注:“ 何氏 《作文諡例》云:七缺者, 惠公 妃匹不正, 隐 桓 之祸生,是为夫之道缺也。 文姜 淫而害夫,为妇之道缺也。大夫无罪而致戮,为君之道缺也。臣而害上,为臣之道缺也。 晋侯 杀其世子 申生 , 宋公 杀其世子 痤 ,是为父之道缺也。 楚 世子 商臣 弑其君 髡 , 蔡 世子 般 弑其君 固 ,是为子之道缺也。 桓 八年正月己卯蒸, 桓 十四年八月乙亥尝, 僖 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郊祀不修, 周公 之礼缺。是为七缺也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缺是汉语中的古语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祭祀礼仪术语

指古代天子或诸侯举行宗庙祭祀时,因礼节性谦让而故意缺少的七种祭品。这一制度源于周代礼制,通过刻意空缺部分祭品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谦卑。据《礼记·曲礼》记载,天子祭祀应设“太牢”(牛、羊、猪三牲俱全),但实际仅陈列部分祭品,称为“七缺”,以体现“礼有以少为贵”的原则。

二、引申指缺陷或官职空缺

后引申为七种缺失或不足,多用于形容事物不完整或官职缺位。例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提及“官有七缺”,指朝廷中七类重要官职的空缺状态。明清文献中亦用“七缺”泛指多种缺陷,如清代笔记《柳南随笔》载:“物有七缺,器之不备也。”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卷,第347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3页。
  3. 《礼记·曲礼下》,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七缺”是一个源自汉代经学家何休提出的概念,特指七种伦理道德的缺失,主要与儒家伦理体系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七缺”指夫道、妇道、君道、臣道、父道、子道以及周公之礼的缺失。这七种缺失并非泛指普通缺点,而是特指违背儒家伦理纲常的行为。

2. 具体内容 根据何休《作文谥例》记载,七缺包括:

3. 历史背景 该概念出自何休对《公羊传》的注解,后被宋代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引用批评何休学说,反映了汉代儒家对伦理秩序的重视。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多来源解释,若需查看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6的原始文献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巴牋别变宾入如归逞力吃不上崇缅重演船尾电度表调斡泛蚁烦总风云分损格迕冠栉寡尤寒庶诃责嘉宠湔濯积谗磨骨解人难得洁斋荆棘满途静暝井眢几年积疑居鬼军歌跼念困抑滦都谩说密虑弥旬怒忿攀辕卧辙片影贫苦牵断迁改乾啼湿哭铅桶耆年会人造丝首位爽别枢纽死面太子太保挺正偷春体凸缘微机威声文房四宝五尸写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