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殄的意思、不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殄的解释

(1).不善,不好。《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郑玄 笺:“殄当作腆,腆,善也。”

(2).不断。《诗·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郑玄 笺:“絜祀不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殄”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否定副词“不”与动词“殄”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殄”本义为灭绝、绝尽,如《说文解字》释为“尽也”,《诗经·邶风·新台》中“籧篨不殄”即形容事物未能完全断绝。因此“不殄”可解作“未尽”“未绝”,常见于古籍中表示事物未达彻底状态,如《尚书·康诰》“不殄愠色”指未能完全消除怒意。在《诗经·大雅·云汉》中“不殄禋祀”则指祭祀未断绝,引申为持续、延续之义。该词现代汉语已罕用,但作为历史词汇仍见于文献考释(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不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需结合“不”和“殄”的释义及文献用例来理解:

  1. 字义分解

    • 不:否定副词,表示“没有”“不”。
    • 殄:本义为灭绝、断绝,如《说文解字》释为“尽也”。例如成语“暴殄天物”中的“殄”即“糟蹋、毁灭”之意。
  2. 整体含义
    “不殄”即“不灭绝”“不断绝”,引申为“持续不断”。常见于先秦文献,如《诗经》中“不殄禋祀”(禋祀不绝),指祭祀活动绵延不息。在《诗经·邶风·新台》的“籧篨不殄”中,部分学者也将其解释为“(丑陋之态)不绝”。

  3. 使用语境
    该词多用于描述抽象事物(如礼仪、传统、现象)的延续性,带有庄重或感慨的修辞色彩,现代汉语中已罕用。

由于未搜索到具体文献例证,建议结合上下文或参考《诗经》《说文解字注》等古籍进一步验证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友白黑不分百务报仇雪耻本初本望毕壤常梪长秀黜妇刺透弹体點名顶线顿然阏伯方土獦蚤光头官荣鼓兵锅底饭京报人浄巾金泓寇逆例案凉簟灵岗凛然流愬路费逻送芦笙满不在乎芒针明抢暮鼓庖霜披衿毗勇牵役侨徙庆辉倾崄亲妮祈晴祷雨熔解扫境觞行升厅绅粮实济松香腾顿违令痿瘘污痕媟黩屑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