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吏的意思、簿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吏的解释

官府中掌文书的低级僚属。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簿吏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和古代职官制度两方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 簿:指文书、簿册、账册。在古代行政体系中,“簿”是记录事务、钱粮、户籍等的重要文件载体。
    • 吏:指官府中办理具体事务的小官或差役,地位低于“官”,负责执行具体的行政、文书工作。

      因此,“簿吏”字面意思即为掌管文书簿册的小吏,其核心职责是处理文书、记录档案、管理账目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2. 历史职官语境下的含义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府机构中,“簿吏”特指负责处理文书案牍、掌管档案记录的低级官吏。他们通常隶属于各级衙门(如县衙、州府衙门的户房、刑房等),是基层行政运作中不可或缺的具体执行者。其工作涉及:

    • 记录和整理户籍、田亩、赋税数据。
    • 抄写、保管公文、案卷、讼状。
    • 管理仓库出入账目、钱粮收支记录。
    • 协助官员处理日常行政文书事务。

      这个职位的特点是事务繁杂、地位不高,但直接接触具体行政数据和文书。

  3. 社会形象与文化意涵

    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簿吏”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或被视为平庸、琐碎的代表。这源于:

    • 其工作性质繁琐枯燥,需要细致耐心但缺乏创造性。
    • 部分簿吏可能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欺上瞒下(如篡改簿册、勒索百姓),导致该群体在民间印象中有时与“胥吏之害”相关联。

      因此,“簿吏”一词有时也隐含着对沉溺于琐碎事务、缺乏远大抱负或品行不佳的基层办事人员的指代。

“簿吏”指古代官府中掌管文书簿册、处理档案记录及账目事务的低级办事人员。其核心含义强调其在行政体系中的具体事务性角色,尤其在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该词带有特定的历史职官背景,并在文化语境中常隐含事务琐碎、地位不高或潜在负面行为的意涵。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簿吏”是古代官府中的低级文书官员,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官府中掌管文书、档案的低级僚属,主要负责记录、整理公文和案卷。拼音为bù lì,注音为ㄅㄨˋ ㄌㄧˋ。

二、词源与构成

三、文学例证 唐代诗人李贺在《感讽》诗中写道:“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描述了簿吏频繁处理公务的场景。

四、职能特点 属于基层文职,需熟悉文书管理和行政流程,但地位较低,常见于县衙等地方机构。其工作内容与现代档案管理员或文书秘书有相似性。

可通过等来源获取更多历史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暴逆不讐怖惧册勋杈丫迟回观望筹枚词指麤知顶天立地对邻俸钞高词高辟革屣宫庐寡尤过冬锅烟鸿燕黄踯躅欢意家粟计程郡邸狱拉齐套骊黄牝牡力排众议留务名产民贵君轻磨駞谋度乃诚排印椪柑铺派乾心瞧破企脚轻口轻舌钦瞩绮纨蛆扒驱驰屈让渠展舢舨实迹适室书扣子顺事顺游四拜夙诺体极透支银暹国小脚子小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