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调羹。餐具的一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出来还没有做着二百钱的生意,却碰了这几个瘟神,去了二十多个圆子,汤瓢也打断了一个!”
(2).炊具。用来舀汤打菜的勺子,有长柄。 沙汀 《航线》:“于是,老板自己也便动起手来,拿汤瓢挑松了瓦盆子里的豆芽,然后往每一只土碗里分散。”
“汤瓢”是汉语中一个传统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汤瓢(tāng piáo)指一种用于舀取汤或食物的器具,通常有两种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航线》原文。
汤瓢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用于盛放汤的瓢,比喻简单粗糙、不讲究细节的工具或容器。
汤瓢的部首是瓦,总共有12个笔画。
汤瓢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汤之什·汤玉》:“姜嫄孑孒,不敢言狃;汤瓢之器,实辟我左右。” 汉字繁体写法为湯瓢。
在古代,根据不同的朝代和文化背景,汉字的形态会有些许变化,汤瓢在不同朝代的印证是:秦代的汉字写作“湯瓢”,汉代的写作为“湯瓱”,隋唐时期写作“湯瓢”,明代的“汤瓢”,以及现代汉字“汤瓢”。
1. 他的工作很粗糙,简直就像是用汤瓢在画画。
2. 他的房子简陋得连个好汤瓢都没有。
汤勺、汤盆、瓢泼
简陋、粗糙、破旧
精致、讲究、考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