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隋炀帝的意思、隋炀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隋炀帝的解释

(569-618)即“杨广”。隋朝皇帝。初封晋王。公元600年,以阴谋取代兄杨勇为太子。604年杀父(文帝)即位。征发几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又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激起各地农民大起义,致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缢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隋炀帝”一词包含历史人物和引申含义两层解释,具体如下:

一、历史人物背景

隋炀帝即杨广(569-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他通过政治手段取代兄长杨勇成为太子,并于604年继位。在位期间的主要事迹包括:

  1. 重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但过度征发民力导致“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2. 军事扩张:三次征伐高句丽,消耗国力,激化社会矛盾。
  3. 统治结局: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在江都(今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隋朝灭亡。

二、谥号与评价

“炀”是唐朝所赐的恶谥,源自《谥法解》,意为“好内远礼”“逆天虐民”,指其荒淫无道、滥用民力、治国失策。后世多以此谥号强调其暴君形象,但部分观点也承认其工程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如大运河)。

三、引申含义

在汉语中,“隋炀帝”常被用作比喻,形容专横跋扈、不顾民生的统治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争议或具体事件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网页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隋炀帝的意思

《隋炀帝》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中国隋朝的第二位皇帝炀帝杨广。

拆分部首和笔画

《隋炀帝》这个词可以拆分为:隋(部首:阜,笔画:8)炀(部首:火,笔画:8)帝(部首:土,笔画:4)。

来源

《隋炀帝》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历史,隋朝是公元581年-618年存在的一个朝代,而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繁体

《隋炀帝》的繁体形式为「隋煬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因此《隋炀帝》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意思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隋炀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2. 隋炀帝是隋朝最后一位皇帝。

组词

《隋炀帝》这个词本身已经是由三个字组成的,请问是否需要更多相关组词?

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语,但对于《隋炀帝》这个词,没有明确的近义词。

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词义相反的词语,但对于《隋炀帝》这个词,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