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綫的意思、铜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綫的解释

旧时指电报。 清 李鸿章 《致凌筱柟书》:“至如请覲、遣使、铜綫、铁路……必须通盘筹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铜綫(现规范写法为“铜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物理属性与实用价值的复合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铜线指“用金属铜制成的线状材料”,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材质属性,铜作为延展性强、导电性优的金属,赋予该制品独特功能;二是形态特征,呈细长圆柱形或扁带状,横截面直径通常在0.01毫米至数厘米之间(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2016)。

从专业领域考据,《电工材料学》进一步细分为:硬铜线(经冷拉提高强度)、软铜线(退火处理增强柔韧性)等类型,其导电率按国际退火铜标准可达100%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广泛用于电力传输、电子元器件及通信电缆的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中国古代冶金史》记载,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铜线铸造技术,至明代《天工开物》详述了“抽丝拔线”工艺,印证了该材料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物出版社,2015)。

网络扩展解释

“铜綫”是“铜线”的异体写法,其含义可分为历史用法和现代应用两类:

一、历史含义

旧时指电报。这一用法源自清代文献,例如李鸿章在《致凌筱柟书》中提到“铜綫”与铁路等事务并列,需通盘筹划。当时电报传输依赖金属导线,铜因导电性被选用,故“铜綫”成为电报的代称。

二、现代应用

现代“铜线”主要指铜制金属材料,特点包括:

  1. 导电性优异: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刷等电力传输领域;
  2. 导热与防磁:适合制造精密仪器(如罗盘、航空仪表);
  3. 加工性能好:可制成管、棒、带等多种形态。

相较于银等材料,铜线成本低、稳定性高,成为最常用的导体。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历史背景,可查看来源网页(如、5)。

别人正在浏览...

悲羞变巧逼掠补还不竭之府蚕蠒产育承影船头出君词案从此丹翘道茀道姑定王台钩袒咳家含冻诃短宏达豁宿谏言鸡口牛后跻攀急景军幕浚壍棵儿磕撞孔曾两川臁胫骨藰莅眉眼鸣鸡缪乱男低音虐暑黏叶盘子头批覆七角八角驱忙辱在颯遝审料蛇蛇水引厮徒素丞相遂人陶均铁券文托子违拂危倾相帅成风祥祯熙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