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count on a promissory note] 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通融资金,银行扣取自提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以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
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银行或钱庄兑现或做支付手段,并由银行或钱庄扣除到期以前的利息,称贴现。 姚公鹤 《上海闲话》:“惟间有持票者不及守候支票之届期。拟先期向该钱店兑取现款者,持票人按照未到期之日数,扣还该店利息若干日,名曰贴现。” 巴金 《谈<秋>》:“他做的是所谓‘贴现’,这种生意只要有本钱,赚钱也很容易。”《文汇报》1990.12.26:“这家公司区别于外资银行之处,在于侧重项目融资,搞大宗批发业务,如外汇贷款、外币票据贴现……外币大额存款等。”
贴现是金融学术语,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如汇票、本票)转让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后者按票面金额扣除从转让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融资行为。其本质是通过支付利息换取资金提前变现,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贴现定义为:
“票据持有人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兑换现金,银行扣除利息后将票面余额支付给持票人。”
该释义强调三个核心要素:
- 票据未到期:需满足时间条件;
- 利息扣除:体现资金时间成本;
- 银行中介:操作主体为金融机构。
时间价值体现
贴现的本质是将未来现金流折算为现值,公式为:
$$ PV = frac{FV}{(1+r)^t} $$
其中 ( PV ) 为现值(实付金额),( FV ) 为票面金额,( r ) 为贴现率,( t ) 为剩余期限。
折现计算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贴现利息按公式计算:
贴现利息 = 票面金额 × 贴现率 × 贴现期限
实付金额则为票面金额扣除利息后的净值。
短期融资工具
企业通过贴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即时现金流,属于常见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手段。例如:持有100万元、90天后到期的汇票,以5%年贴现率贴现,可获:
( 100 - (100 times 5% times frac{90}{365}) approx 98.77 ) 万元。
引用来源
贴现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将未到期的票据提前兑换为现金,或通过贴现率将未来现金流折算为当前价值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票据贴现
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如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后者扣除贴现利息后支付剩余金额。例如,面额10万元的汇票,若贴现率为5%,剩余期限3个月,银行扣除1250元利息(10万×5%×90/360),支付98750元给持票人。
现值计算(金融学贴现)
将未来资金按贴现率折算为当前价值,公式为:
$$
PV = frac{FV}{(1 + r)^n}
$$
其中,PV为现值,FV为未来价值,r为贴现率,n为时间周期。例如,5年后1500万元收益按8%贴现率计算,现值为约1020万元。
主要类型
操作流程
通过贴现,企业可平衡现金流,金融机构则实现资金增值,体现了“时间价值”的核心理念。
白衣酒编舆碧头巾拨触长假长翟襜裙蹴蹴然打结调习雕瘵东路断坏迩月翻地方寸地風塵表物岗位高巍鬼罗刹还转汉月滑线降典艰梗棘篱精神衰弱类叙法雷野雷作笼樊沦谪麻紴梦魂尨眉皓发门塾迷烦民族团结宁定女学强谏趋之若骛弱主神丁神知噬狗授室曙暮辉说死摅忠酸呻沓浪逃杯塌嘴土围五大运动香腻小坡犀槌泻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