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count on a promissory note] 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通融资金,银行扣取自提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以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
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银行或钱庄兑现或做支付手段,并由银行或钱庄扣除到期以前的利息,称贴现。 姚公鹤 《上海闲话》:“惟间有持票者不及守候支票之届期。拟先期向该钱店兑取现款者,持票人按照未到期之日数,扣还该店利息若干日,名曰贴现。” 巴金 《谈<秋>》:“他做的是所谓‘贴现’,这种生意只要有本钱,赚钱也很容易。”《文汇报》1990.12.26:“这家公司区别于外资银行之处,在于侧重项目融资,搞大宗批发业务,如外汇贷款、外币票据贴现……外币大额存款等。”
贴现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将未到期的票据提前兑换为现金,或通过贴现率将未来现金流折算为当前价值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票据贴现
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如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后者扣除贴现利息后支付剩余金额。例如,面额10万元的汇票,若贴现率为5%,剩余期限3个月,银行扣除1250元利息(10万×5%×90/360),支付98750元给持票人。
现值计算(金融学贴现)
将未来资金按贴现率折算为当前价值,公式为:
$$
PV = frac{FV}{(1 + r)^n}
$$
其中,PV为现值,FV为未来价值,r为贴现率,n为时间周期。例如,5年后1500万元收益按8%贴现率计算,现值为约1020万元。
主要类型
操作流程
通过贴现,企业可平衡现金流,金融机构则实现资金增值,体现了“时间价值”的核心理念。
贴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括“贴”和“现”两个部分。
“贴”的拆分部首为手,笔画为4画;“现”的拆分部首为见,笔画为6画。
这个词语来源于汉语中的口语和书面语,用来描述一种金融交易的行为。
繁体字中,“贴”在右边添加了一个“敦”字,变成了“貼”。而“现”则保持不变。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可以得知在古时候,“贴”字的写法是将上部的“手”字稍微扩展,并在右边添加一个“日”字。而“现”字的写法也有一些不同,包括将右边的“见”字改为“口”字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贴现”的例句:
1. 银行经常对可流通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
2. 公司为了募集资金,将逾期未付的账款贴现。
组词:存贴现、贴现率、贴现行为、贴现门槛。
近义词:折扣、贴息。
反义词:溢价、加价。
鞍帕阿乡白质襃饰本祖蔽明塞聪冰晶部例不期而然倡排惩革掣子齿少气锐大换班荡骇导达电旗钓纶地窨发微纷緼陔鼓拱桥公舍骨髓汗淋淋豪宴皇眷沍阴家大人僵胔间歇交觞极促骏骥老慵漫浸梦想颠倒妙然睦邻木掀脑识篇条勤切驱除人像山响生手生脚时出十干受家收军摅词姝美殊事叔相威凤祥麟无冬历夏象眼儿瑕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