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塍的意思、田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塍的解釋

見“ 田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田塍(tián chéng)是漢語中描述農田地貌的專有名詞,指田間用于分界或通行的土埂,常見于傳統農耕文化。以下從詞典釋義、結構功能及文化引申三方面展開分析:

  1. 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田塍為"田間的土埂子,用來分界、蓄水或供人行走"。該釋義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土質結構(土埂)、空間功能(分界與通行)、農業用途(蓄水護田)。在《漢語大詞典》中,田塍被注為"田間的埂岸",強調其作為農田邊界标識的作用。

  2. 結構特征 田塍通常以黏土夯築而成,高度約20-50厘米,寬度0.5-1米,呈線性分布于水田邊緣。其斷面呈梯形結構,底部寬頂部窄,這種設計既保證結構穩定性,又能減少耕地占用面積。在丘陵地帶,田塍還承擔水土保持功能,通過層級分布形成梯田系統。

  3. 文化引申 古詩詞中常用田塍表現田園意境,如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中的田塍,既寫實景又隱喻農事秩序。在民俗中,部分南方地區保留"祭塍"習俗,春耕前祭祀田塍祈求豐收,反映農耕文明對土地界限的原始崇拜。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Z].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中國農業遺産研究室. 中國農具發展史[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鐘敬文. 民俗學概論[M].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網絡擴展解釋

“田塍”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讀音為tián chéng,指田間的土埂子,即分隔田地的小土堤,用于蓄水、劃分田界。該詞在部分方言(如客家話)和文學作品中常見,例如劉禹錫《插田歌》中“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2.字形與詞源

3.方言與用法

4.文學與典籍引用

“田塍”是兼具實用與文學色彩的詞彙,既反映古代農耕文化,也展現漢語詞彙的演變。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字形解析,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頒贈被律財殚力痡殘年餘力纏腳抄敚充裕誕秀地師短晷販夫走卒諷諷感厲宮廊過不的寒林浩渺橫七竪八混話夾岸兼攬澆态駕校禁邸金镮金镂鞍九奧局幹楷篆客隊酪素連史寮位靈昭離析立足點龍旒冥佑民間故事農副産品龐眉皓發脯子謙洽棋布星羅氣吞牛鬥湫濕日景蜃風盛兵沈靜授器水艍船坦承特殊化天藍色笤箕體育王役吸逮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