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metric system
【经】 metric system
metrology
【经】 length capacity and weight; weights and measures
公制度量衡(Metric System)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标准化测量体系,包含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与换算规则。其核心特征为十进制换算逻辑和全球通用性,汉语中常以“米”“千克”“秒”等术语对应英语的“meter”“kiligram”“second”。
核心单位解析
历史溯源
公制诞生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1795年法国政府首次以“米”作为法定长度单位。1875年《米制公约》签署后成为国际标准(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历史档案)。中文译名“公制”一词最早见于1904年清朝《奏定学堂章程》,体现“公共通用”的核心属性(来源:《中国近代计量史稿》)。
现代应用
全球超过95%的国家将公制作为法定计量系统,涵盖科学研究、国际贸易和日常生活。中国自1959年起全面推行公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公制单位的主导地位(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权威参考
公制度量衡是国际通用的十进制计量系统,主要用于规范长度、容积和重量的测量标准。以下为详细解释:
公制度量衡(Metric System)是以“米”(长度单位)、“千克”(质量单位)等为基础的国际统一计量体系。其核心特点包括:
相较于传统市制、英制等,公制避免了单位换算的复杂性(如1英尺=12英寸),更符合全球化需求。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演变或单位定义,可参考、3、7等来源。
铵明矾保险折旧法比色管残废者抽税逗留期副机光焊条管峡妊娠股后区硅羧基褐鳞硷实验恒定水准桦科环氧醇酸清漆火焰加热弯管或有准备肌附着聚硝基乙烯路标塔每股清算价值模数代数目录处理程序期牵引的热固化环氧树脂涂料渗透性过高石蜡切片法苔癣样类牛皮癣图形文本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