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整倍体英文解释翻译、非整倍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neuploid
相关词条:
1.non-euploid
分词翻译:
非的英语翻译: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整倍体的英语翻译:
【医】 euploid
专业解析
非整倍体(Aneuploidy)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偏离正常整倍体(如人类正常二倍体的46条染色体)的现象。其核心特征为染色体组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而非整套染色体组的增减。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定义、类型、成因及临床意义:
一、定义与术语解析
- 中文术语:非整倍体
英文术语:Aneuploidy
词源解析:源自希腊语前缀 an-(非)与 eu-(真/整),结合 -ploidy(倍性),字面意为“非完整倍性”。
科学定义: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标准整倍数(如n, 2n, 3n)的偏差,通常由减数分裂或 mitosis 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导致 。
二、主要类型与实例
- 单体(Monosomy)
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总数=2n-1。
例: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45,X),女性缺失一条X染色体 。
- 三体(Trisomy)
某对染色体增加一条,染色体总数=2n+1。
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47,XX/XY+21),21号染色体三体 。
- 多体(Polysomy)
特定染色体超过三条(如四体、五体),常见于性染色体(如48,XXXY) 。
三、成因机制
- 染色体不分离:减数分裂I/II期或 mitosis 中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
- 影响因素:母亲高龄生育(如卵细胞减数分裂错误率随年龄上升)、环境诱变剂、遗传易感性 。
- 嵌合现象:受精卵早期 mitosis 错误导致个体存在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如46,XY/47,XY+21) 。
四、临床与生物学意义
- 疾病关联:导致自发流产(约50%因胚胎非整倍体)、先天畸形(如唐氏综合征)、发育障碍(如克氏综合征47,XXY) 。
- 癌症标志:实体瘤中广泛存在非整倍体,提示基因组不稳定性与恶性进展相关 。
- 进化研究:非整倍体变异是物种适应性进化的潜在驱动力之一 。
五、诊断与引用来源
临床通过核型分析(Karyotyping) 或基因检测(如FISH、aCGH) 诊断。权威定义参考:
- 《遗传学》(Griffiths et al.)染色体畸变章节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术语库:Aneuploidy
- OMIM数据库:特纳综合征(#300000)与唐氏综合征(#190685)条目
注:引用来源保留学术机构及文献名称以符合要求,链接因平台限制未直接呈现,可依据来源名称检索权威页面。
网络扩展解释
非整倍体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整倍体(如二倍体)相比,出现单个或几个染色体的增减现象。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正常人类体细胞为二倍体(46条染色体),而非整倍体表现为染色体数目不成整倍增减,例如45条或47条染色体。这种异常通常由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提前分离导致。
二、主要类型
根据染色体增减数量可分为:
- 单体(2n-1):缺失一条染色体,如Turner综合征(45,X)
- 三体(2n+1):多出一条染色体,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爱德华氏综合征(18三体)
- 缺体(2n-2):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通常致死
三、临床影响
- 胚胎发育:约50%早期流产与染色体非整倍体相关,常见异常包括16三体、22三体等
- 出生缺陷:存活者可能出现智力障碍(如21三体)、性发育异常(如克氏综合征47,XXY)或器官畸形
- 生育问题:非整倍体胚胎易导致着床失败或胎停育,高龄孕妇发生率显著升高
四、检测与筛查
临床通过以下手段识别:
- 产前筛查: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NIPT)可筛查21/18/13三体
- 确诊手段:绒毛取样、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五、特殊现象
植物对非整倍体耐受性较高,而动物(包括人类)多数非整倍体胚胎无法存活,仅有少数类型(如性染色体异常)可能出生。
如需更专业医学建议,可参考权威百科或咨询遗传学专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程序存取键储存体清除次级缓冲剂存亡电离效率曲线多氯尿放射后的反向存取蜂窝孢子菌属分配到成本中心改小沟状的霍格本氏试验开路电势可靠性模型口头谅解烙除法罗比凯氏糊螺模头芦苇草尿囊锕酸配连条件皮带护挡三腔心生氰作用生物过程双氯乙亚硝脲添附同步时钟操作外上踝皮下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