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缓冲剂英文解释翻译、次级缓冲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secondary buffer
分词翻译:
次级的英语翻译:
【医】 inferiority
缓冲剂的英语翻译:
【化】 buffering agent
【医】 buffer
专业解析
次级缓冲剂(Secondary Buffer)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指缓冲体系中除主要缓冲对外,次要参与维持pH稳定的组分或辅助缓冲物质。其核心特征是通过较弱的酸碱平衡作用,在特定pH范围内增强缓冲容量或扩展缓冲范围,尤其在主要缓冲对作用受限时发挥补充调节功能。
一、核心定义与作用机制
-
化学本质
次级缓冲剂通常为弱酸/弱碱盐或两性物质,其解离常数(pKa)接近目标pH值,但浓度低于主要缓冲剂。例如,在Tris-HCl缓冲体系中,微量存在的硼酸或磷酸盐可能作为次级缓冲剂,在Tris的有效范围(pH 7.0–9.0)外提供额外缓冲能力¹。
-
功能特点
- 协同稳定性:当体系pH偏离主要缓冲剂的最佳范围时,次级缓冲剂通过质子接受/释放作用减缓pH突变,例如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HEPES辅助碳酸盐缓冲系统⁴。
- 抗干扰增强:抵抗由代谢产物或试剂添加引起的瞬时pH波动,如电泳实验中甘氨酸作为次级缓冲剂提升Tris-Glycine系统的分辨率³。
二、典型应用场景
-
生物实验体系
在蛋白质纯化或PCR反应中,次级缓冲剂(如醋酸铵)常与主缓冲剂(Tris-EDTA)联用,防止酶活性因pH微变而失活⁵。
-
工业流程控制
制药生产中的提纯步骤可能采用柠檬酸盐作为次级缓冲剂,补充主缓冲剂(磷酸盐)在低温下的缓冲能力缺口²。
三、汉英术语对照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次级缓冲剂 |
Secondary Buffer |
缓冲容量 |
Buffer Capacity |
解离常数 |
Dissociation Constant (pKa) |
两性物质 |
Amphoteric Substance |
参考文献
- Lehninger, A. L.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W.H. Freeman, 2017. DOI: 10.1002/9781119322375
-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2019. DOI: 10.1351/goldbook
- Sambrook, J., Russel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4th ed.),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12.
- Voet, D., Voet, J.G. Biochemistry (4th ed.), Wiley, 2011.
-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General Chapter <1050> "Buffer Solutions", 2023. usp.org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次级缓冲剂”的解释,目前公开的化学或生物化学专业资料中并未对这一术语进行明确定义。但结合缓冲剂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
可能的解释方向:
-
辅助性缓冲成分
在复杂缓冲体系中,可能存在主缓冲剂(如Tris、磷酸盐)和次级缓冲剂。次级缓冲剂通常用于:
- 补充主缓冲剂的缓冲范围(例如主缓冲剂覆盖pH 7.0-9.0,次级缓冲剂覆盖边缘pH值)
- 增强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如高温或高离子强度环境)
-
特殊分类中的子类
根据提到的氧缓冲剂和石墨缓冲剂分类,次级缓冲剂可能指:
- 针对特定反应体系设计的缓冲剂(如生物实验中用于蛋白质折叠的第二缓冲体系)
- 在非水溶剂(如有机相)中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
功能分级描述
可能指缓冲能力较弱的物质,例如:
- 缓冲容量较低的化合物(如某些氨基酸缓冲剂)
- 仅在极端pH条件下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pH<3或pH>11的缓冲剂)
注意事项:
- 该术语可能出现在特定领域(如药物制剂)或实验方案中,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分析。
- 若涉及实际应用,建议优先选择明确标注缓冲范围和用途的常见缓冲剂(如Tris、HEPES、磷酸盐等)。
如需进一步确认,请提供术语出现的具体文献或应用场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