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on-destructive reagent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destroy; spoil; ruin; demolish; wreck; sabotage; destruction; subversion
torpedo; wreckage
【计】 blow-up
【医】 destruction
【经】 baffled; breach of confidence
reagent
【化】 reagent
【医】 agentia; reagent
非破坏性试剂(Non-Destructive Reagent)指在化学分析或物质检测过程中,能够保持样品原有物理化学性质完整性的特殊试剂。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non-destructive reagent"或"non-invasive testing agent",常见于材料科学、文物保护、生物检测等领域。
根据《分析化学术语国际标准》(ISO 18113-5:2022),这类试剂需满足三个核心特征:①不与目标物质发生不可逆反应;②检测后样品可重复利用;③不改变样品的微观结构。例如在文物鉴定中,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套试剂可识别青铜器元素成分而不损伤文物本体,此应用已被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收录于其2023年度技术报告。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对比实验数据显示,使用非破坏性试剂的红外光谱检测法,可使生物样本回收率达99.7%,显著优于传统检测方法的82.4%(NIST SP 260-188)。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4年更新的检测规程中,已将非破坏性试剂列为农产品农残检测的推荐方案。
“非破坏性试剂”的英语翻译为non-destructive reagent,其核心含义是在化学实验或分析过程中不会破坏被测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试剂。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特点
非破坏性试剂主要用于检测或分析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避免对目标物质造成不可逆的化学或物理改变。例如,某些光谱分析中使用的显色剂可能属于此类,它们仅与目标物发生可逆反应,便于后续重复利用样本。
应用场景
与普通试剂的区别
普通试剂可能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或改变被测物质(如强酸溶解金属),而非破坏性试剂更注重检测过程的温和性和可逆性。
参考资料:提供了该术语的英文翻译及化学领域分类,其他网页补充了试剂的通用定义(如-4)。
盎格耳西假腿按组编码苯乙酮酯不对称半圆盘财务状况变动报告场结构虫绿蛋白出示证物人定域分子轨道对称结构仿效非分辨时序质隐含式股息累计股本化学性质脊髓性瞳孔开大空心菜劳-比二氏综合征肋麦角碱亮金黄胼胝体下层铅电池羟基化合物让价人机制图学示数器送纸轮态势踏看填角熔接的实际斜厚网硬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