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妨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英文解释翻译、妨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ublic nuisance

分词翻译:

妨害的英语翻译:

be harmful to; cumber; encumber; foul; impair; jeopardize; sabotage
【法】 violate

公共利益的英语翻译:

【法】 public advantages; public interest

行为的英语翻译: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计】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医】 behavior; praxis

专业解析

"妨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汉英法律术语中通常对应"acts prejudicial to public interest"或"obstruction of public welfare",指违反社会公共秩序、损害多数人合法利益的不法行为。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1. 主体要件

    实施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如个人在公共场所投放危险物质,或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损害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第338条)。

  2. 客体特征

    侵害对象具有公共性和非特定性,例如传播网络谣言导致社会恐慌(《网络安全法》第12条),或破坏公共交通安全设施危及不特定人群生命财产安全。

  3. 行为类型

    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1. 法律后果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29条,此类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则依《刑法》相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如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最高可处五年有期徒刑(《刑法》第291条)。

  2. 跨法系对比

    英美法系中的"public nuisance"概念与之近似,但更强调对公共权利的持续性侵害(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而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通过《秩序违反法》进行规制,体现法律文化差异。

权威参考资料: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比较行政法研究》
  4. Thomson Reuters《元照英美法词典》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实践,“妨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指可能对公众或社会整体利益造成危害、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具体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一、基本定义 该行为包含两个维度:① 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如散布危险物品);② 损害国家社会管理秩序(如篡改国旗图案)。需注意该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但已违反行政法规。

二、典型情形

  1. 文化禁忌类:外观设计中使用涉及民族歧视、封建迷信的文字图案(如不当宗教符号)
  2. 政治敏感类:篡改国家标志、传播损害国家尊严的内容
  3. 公共安全类:在公共场所设置具有误导性的警示标识
  4. 社会秩序类:商业宣传中使用煽动非法集会的标语

三、法律后果

  1. 民事领域:专利行政部门可宣告相关专利无效
  2. 行政领域:公安机关可处15日以下拘留或200元以下罚款
  3. 民事赔偿:受损方有权要求停止侵害并索赔(民法典第462条)

四、认定标准 需同时满足两个要件:① 行为具有传播可能性;② 存在损害社会公益的实质风险。如某企业LOGO虽含争议元素,但仅限内部使用且无传播意图,则一般不认定违规。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装损伤表示允诺的彩色版唱歌超流体的大城市代数螺线定中心工作法律程式光晶体估价比率函数逼近浆膜下组织结构命令经签字盖章的裁决马尔替司轮每日津贴欧洲人培元疗法漂布工气喘漂浮清晰映象染浴器三分子反应蛇形弧菌石棉纸双球止逆阀调节叶片螺浆泵铁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