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break-even point method
【经】 break-even point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保本点法(Break-Even Point Analysis)详解(汉英词典视角)
一、核心定义(Core Definition)
保本点法(Break-Even Point Method)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用于确定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时的业务量或销售额,即企业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临界点。
英文释义:A financial calculation that identifies the point at which total revenue equals total costs, resulting in zero net profit.
二、核心公式(Key Formula)
保本点(销售量)计算公式:
$$
text{保本点(单位)} = frac{text{固定成本总额(Total Fixed Costs)}}{text{单位售价(Selling Price per Unit)} - text{单位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per Unit)}}
$$
保本点(销售额)计算公式:
$$
text{保本点(金额)} = text{保本点(单位)} times text{单位售价}
$$
三、核心概念解析(Conceptual Analysis)
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
例:企业月固定成本 10,000 元。
随产量同比例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计件工资)。
例:每件产品变动成本 20 元。
单位售价减单位变动成本,用于覆盖固定成本。
公式:$text{边际贡献} = text{售价} - text{单位变动成本}$
四、应用场景(Applications)
五、案例说明(Example)
假设某产品:
则:
$$
text{保本点(单位)} = frac{10,000}{50 - 30} = 500 , text{件}
$$
$$
text{保本点(金额)} = 500 times 50 = ¥25,000
$$
结论:需销售 500 件或收入 ¥25,000 方可保本。
六、权威参考(References)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定义保本点为企业经营安全边际的基准指标。
将保本分析列为成本行为分析的核心工具(来源:AICPA 管理会计指南)。
在《绩效管理》教材中强调保本点对短期决策的支持作用。
七、延伸概念: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超过保本点的销售额或销量,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缓冲能力:
$$
text{安全边际率} = frac{text{实际销售额} - text{保本点销售额}}{text{实际销售额}} times 100%
$$
注:以上内容综合会计学教材及国际专业机构标准定义,符合财务术语的汉英对照规范。
保本点法(又称盈亏平衡分析法)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用于确定经营或投资活动达到收支平衡所需业务量的分析方法。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保本点指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时的业务量(销售量或销售额),此时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它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临界点,常用于评估项目风险、制定价格策略和优化成本结构。
$$ text{保本销售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单位售价} - text{单位变动成本}} $$ 示例:固定成本10万元,产品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5000件。
$$ text{保本销售额}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边际贡献率}} $$ 其中,边际贡献率= (单位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售价。
通过保本点法,企业可量化风险边界,为经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具体计算需结合行业特性和成本结构,建议参考财务报表或专业分析工具。
矮型头电子探针X射线微量分析动态演算法多层次优化法二甲啡烷二羟苯哌啶甲醇法律虚无主义复习规划软件交互支配定律机柜金镀层痉挛性狭窄紧随继续经营原则开模空间优化类奎宁凉水塔灵长类动物描述抛物形天线气体放大系数期望值热离传导熔封容器鞣酸安替比林生仔十进制属性听神经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