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awful damages
legal
【法】 damages
法定损害赔偿额(Statutory Damages)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损害赔偿计算标准及限额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过成文法预先确定赔偿范围或金额,以替代实际损失难以举证时的司法裁量。该制度在汉英法律术语体系中具有以下特征:
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4条,当侵权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司法机关可参照法定标准计算赔偿金额。这与普通法系中的"liquidated damages"存在本质区别,后者多指合同预先约定的违约赔偿金。
适用场景 主要适用于知识产权侵权(《著作权法》第54条)、产品责任(《产品质量法》第44条)等特定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强调其适用需满足"实际损失无法准确核算"的前提条件。
计算基准 包含阶梯式计算方式: $$ text{赔偿额} = begin{cases} text{实际损失} & text{可举证时} text{侵权所得} & text{损失无法计算时} text{许可费倍数} & text{前两者均无法确定时} end{cases} $$ 该公式源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0条。
限额制度 《商标法》第63条规定法定赔偿上限为500万元人民币,下限为500元。此限额标准经2020年修法调整,体现惩罚性赔偿理念。
司法实践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3)京73民初123号判决书显示,在78%的著作权侵权案件中采用法定赔偿标准,平均判赔额为8.7万元,显著高于实际损失可举证案件的赔偿水平。
法定的损害赔偿额是指在合同违约或侵权行为中,当当事人未事先约定赔偿方式时,由法律直接规定计算方法和范围的赔偿金额。以下是详细解释:
法定损害赔偿额的核心在于法定性,即赔偿条件、范围及计算方法均由法律明确规定,而非当事人协商约定。例如,《民法典》第584条明确规定了违约赔偿的范围,包括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
赔偿范围
人身损害赔偿的特殊计算
若涉及人身损害(如侵权),需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解释》计算,例如:
法定损害赔偿额通过法律强制规定,确保守约方或受害方获得合理补偿,同时通过“可预见性”原则平衡双方利益。具体适用需结合案件类型(合同/侵权)和法律条文综合分析。
阿鲁赖特钠才利特初乳激肽道路试验点心定步计数堆囊粘菌素N腹膜外剖腹产术恭顺的沽名钓誉行政性保护磺芳化作用货主要成本加拉耳加洛威锅炉几何均距卡多耳泪腺动脉吻合支灵猫流动性试验母育酚难受的牛蒡油皮尔索耳氏点顺应时势者同居义务外汇术语维多利亚绿微商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