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raft code
code; statute book
【医】 code
draft; protocol
【法】 draft
法典草案在汉英法律术语中对应"draft code",指由立法机构或专业团体拟定的系统性法律文本雏形,属于立法进程中的未定稿阶段。其核心特征包括:
法律编纂性质
法典草案是具有完整体系的法律文件初稿,通常按照部门法分类编纂,例如民法典草案(Civil Code Draft)或刑法典草案(Criminal Code Draft)。这种编纂方式继承自罗马法传统,体现大陆法系法典化特征。
立法程序定位
作为立法中间产物,法典草案需经历"三读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初审后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进行合宪性审查,最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流程符合《立法法》第29条规定。
文本结构规范
参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立法指南,典型法典草案包含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采用"编-章-节-条-款-项"六级结构。例如2020年《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体系覆盖民事法律关系全领域。
效力层级划分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立法技术规范》,草案文本中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款,宋体字为示范性条款。这种效力标识体系被WTO法律文本草案广泛采用。
比较法参照
英美法系对应概念为"model code",如美国法学会《模范刑法典》(Model Penal Code)。但法典草案在大陆法系具有更强的立法约束力,其制定需遵循《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定的专家论证、公众听证等程序。
法典草案是指正在编纂或修订过程中、尚未正式通过的系统性法律文本。以下是详细解释:
法典
指经过系统编纂的综合性法律文件,涵盖某一法律领域的核心内容(如民法典、刑法典),具有体系化和权威性特征。
草案
指法律、规章等文本的初步版本,需经过审议、修改和表决后才能生效。具有临时性和未定稿性质。
全面性
覆盖特定法律领域的核心内容。例如《民法典草案》包含总则、物权、婚姻家庭等7编,共1260条,涉及民事生活的方方面面。
阶段性
需经过立法程序(如征求意见、审议表决)才能成为正式法典。例如2020年民法典草案经全国人大审议后通过。
结构化
通常采用总则与分编结合的形式。总则规定基本原则,分编细化具体规则,体现法律体系的逻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是我国首部法典草案,整合了原民法总则、物权法、婚姻法等单行法,历时多年编纂完成,于2020年正式通过并施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典草案的具体内容(如民法典各编要点),可参考、8、9的官方解读。
安特诺新常见的聪颖的锉磨音弹道摆多处理机元件多字体光符阅读器分相滴定附囊固定的消耗量固定受体国产计算机固有价值焊芯灰狗净空集体交易机械煞车缆车的离心纺丝卵黄细胞陆地的面向队列的喃醣杓间裂生长锥神经内分泌的四溴甲状腺氨酸外踝窝玩忽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