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ulgural lesion
【化】 electric shock
【医】 ictus fulminis; lightning stroke; sideration
damage; harm; injure; hurt; blemish; impair; scathe; tamper; wound
【医】 lesion; nuisance
【经】 damage
电击性损害(Diànjíxìng Sǔnhài / Electric Shock Injury)指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瞬时性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属于电击伤(Electric Injury)的核心病理表现。其本质是电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及化学效应对细胞结构的直接破坏,需与电击后迟发性并发症(如器官衰竭)相区分。
汉英对照释义
来源:《汉英医学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损伤机制
根据电流路径与接触时间,损害可分为三级:
分级 | 损伤表现 | 对应英文术语 |
---|---|---|
Ⅰ级(表皮) | 接触点焦痂、局部水肿 | Cutaneous Electrical Injury |
Ⅱ级(深层) | 肌肉凝固坏死、血管内膜撕裂 | Deep Tissue Electrolysis |
Ⅲ级(系统) | 心室颤动、呼吸中枢麻痹(致死主因) | Electrocution |
注:Ⅲ级损害死亡率超60%,需即刻心肺复苏(CPR)
《触电急救指南》指出:>50mA电流即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工业用电(>1000V)可致"电弧爆炸伤",兼具热力与冲击波损伤
低压电(220V)更易诱发肌强直收缩,高压电(>1000V)则以热损伤为主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5.001
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国司法部),电击性损害的法医学定义为:
"电流经皮肤导入机体,致局部组织炭化、坏死或全身性生理机能障碍的机械-热复合伤"
来源:《法医病理学》(第四版)
电击性损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发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既包括局部电灼伤,也涉及全身性器官系统损伤。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电击性损害由电流的直接效应(电解作用、细胞膜破坏)和电阻产热效应共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时,低电阻组织(如神经、血液)更易受损,而高电阻组织(如皮肤、骨骼)则因产热更易形成灼伤。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伤口特征
特殊表现
因素 | 影响表现 | 来源 |
---|---|---|
电流类型 | 交流电比直流电更易引发心室颤动 | 、5 |
电压强度 | 低压(220-380V)致心律失常为主,高压(>1000V)致严重烧伤 | 、10 |
接触时间 | 超过1秒可显著增加组织碳化风险 | 、5 |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内科指南等权威来源,完整信息可参考-5及-12。
菜基化氧陈述出口单胆甾醇沉着电源噪声递归可枚举集多卷文件多重安全阀儿童心理学购回骨化醇跪下环丙利多钾铵硝石甲基橙试纸甲萘威螺旋坏料炉条屡教不改犯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名著内脏过小判定块试镜头事务处理设备双缸柱塞泵私人公司苏林南苦木外直径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