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ulgural lesion
【化】 electric shock
【醫】 ictus fulminis; lightning stroke; sideration
damage; harm; injure; hurt; blemish; impair; scathe; tamper; wound
【醫】 lesion; nuisance
【經】 damage
電擊性損害(Diànjíxìng Sǔnhài / Electric Shock Injury)指電流通過人體時造成的瞬時性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屬于電擊傷(Electric Injury)的核心病理表現。其本質是電能轉化為熱能、機械能及化學效應對細胞結構的直接破壞,需與電擊後遲發性并發症(如器官衰竭)相區分。
漢英對照釋義
來源:《漢英醫學大詞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損傷機制
根據電流路徑與接觸時間,損害可分為三級:
分級 | 損傷表現 | 對應英文術語 |
---|---|---|
Ⅰ級(表皮) | 接觸點焦痂、局部水腫 | Cutaneous Electrical Injury |
Ⅱ級(深層) | 肌肉凝固壞死、血管内膜撕裂 | Deep Tissue Electrolysis |
Ⅲ級(系統) | 心室顫動、呼吸中樞麻痹(緻死主因) | Electrocution |
注:Ⅲ級損害死亡率超60%,需即刻心肺複蘇(CPR)
《觸電急救指南》指出:>50mA電流即可誘發緻命性心律失常
工業用電(>1000V)可緻"電弧爆炸傷",兼具熱力與沖擊波損傷
低壓電(220V)更易誘發肌強直收縮,高壓電(>1000V)則以熱損傷為主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5.001
依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标準》(中國司法部),電擊性損害的法醫學定義為:
"電流經皮膚導入機體,緻局部組織炭化、壞死或全身性生理機能障礙的機械-熱複合傷"
來源:《法醫病理學》(第四版)
電擊性損害是指電流通過人體時引發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既包括局部電灼傷,也涉及全身性器官系統損傷。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電擊性損害由電流的直接效應(電解作用、細胞膜破壞)和電阻産熱效應共同導緻。電流通過人體時,低電阻組織(如神經、血液)更易受損,而高電阻組織(如皮膚、骨骼)則因産熱更易形成灼傷。
心血管系統
神經系統
傷口特征
特殊表現
因素 | 影響表現 | 來源 |
---|---|---|
電流類型 | 交流電比直流電更易引發心室顫動 | 、5 |
電壓強度 | 低壓(220-380V)緻心律失常為主,高壓(>1000V)緻嚴重燒傷 | 、10 |
接觸時間 | 超過1秒可顯著增加組織碳化風險 | 、5 |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急診内科指南等權威來源,完整信息可參考-5及-12。
暗黑的弊政成形氈子傳輸型醋酸萘酚汞打印機字節多分子反應馮科薩氏法弗-斯二氏手術骨鑿火釣肩先露交錯式接縫教育網絡數據庫系統假石榴皮鹼接觸碳黑菌陳蒿均方根坎那多兩乳突的羅思蒙德氏綜合征年曆制泥療法皮革塗飾劑TS-4親岩元素軟件系統結構素昧平生特别慣例調聚物外圍軟件驅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