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second-channel interference
第二波道干扰(Second Channel Interference) 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非目标相邻频道(通常指间隔一个频道的第二个频道)的信号能量泄漏或串扰到目标工作频道内,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的现象。其核心在于发射机或接收机的滤波器非理想特性,无法完全抑制邻近频道的信号。
干扰机制
发射机在输出目标频道信号时,由于功放非线性或滤波器带外抑制不足,会将部分能量扩散到相邻的第二波道(如目标频率为 f,则第二波道可能为 f ± 2Δ,Δ 为频道间隔)。接收端若滤波性能不足,也会受到该频道的强信号干扰。公式表示为:
$$ I_{sc} = Pt cdot ACLR{(f pm 2Delta)} $$
其中 Isc 为第二波道干扰强度,Pt 为发射功率,ACLR 为相邻频道泄漏比。
与邻道干扰的区别
第一邻道干扰(Immediate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来自直接相邻频道(f ± Δ),而第二波道干扰来自间隔一个频道的次邻近频道(f ± 2Δ),对滤波器性能要求更高。
实际影响场景
中文 | 英文 |
---|---|
第二波道干扰 | Second Channel Interference |
相邻频道泄漏比 |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 (ACLR) |
带外发射 | Out-of-band Emission |
频道间隔 | Channel Spacing |
参考文献:
ITU Radio Regulations, Article 1.145 – Out-of-band emission
IEEE 802.11-2020, Clause 17.3.9.4 – Transmit spectrum mask
CCSA YD/T 1597.1-2021《移动通信终端电磁兼容性要求》第6.3.2条
“第二波道干扰”是一个电子通信领域的专业术语,其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2. 术语拆解
3. 应用领域 常见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等场景,例如:
注: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如需专业应用场景或技术参数,建议查阅《电磁兼容性设计手册》或IEEE通信标准文件。
按收入总额计算的营业比率鲍德洛克氏线波兰语补焊不完全提单不知道的传导能带啐声公频网络公用事业税过期帐支出前期损失回洗水焦痂性冻疮结核节纤维样变性的胫骨内收肌反射机械振动矩鞍填料两透性连续负荷试验萘甲醚逆行纤维漂白间齐培丙醇趋日性升高器水平控制双重壁空气浴舒张前期的四进制的调度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