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单位后进先出法英文解释翻译、单位后进先出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unit lifo method

分词翻译:

单位的英语翻译:

monad; unit
【计】 units
【化】 unit
【医】 U.; unit
【经】 unit

后进先出法的英语翻译:

【经】 last-in first-out method; next-in first-out method

专业解析

单位后进先出法(Unit Last-In, First-Out Method)

定义与核心概念

单位后进先出法(简称Unit LIFO)是存货成本流转假设的一种方法,属于后进先出法(LIFO)的具体应用形式。其核心规则是:假设最后购入或生产的存货单位优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则按最早购入的单位成本计算。在会计处理中,该方法要求按存货的"实物单位"(如件、吨等)跟踪成本流动,而非仅依赖成本层级(如传统LIFO池)。

运作原理与公式

  1. 发出存货成本计算:

    每次发出存货时,按最近批次购入的单位成本计价。公式可表示为:

    $$

    text{发出存货成本} = text{发出数量} times text{最近批次单位成本}

    $$

  2. 期末存货计价:

    剩余存货按最早批次成本累积计算。若存货分多批次购入,期末成本需分层追溯至最早批次单价。

典型应用场景

专业注意事项

  1. 合规性要求: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允许Unit LIFO,但要求企业严格匹配实物单位与成本批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禁止LIFO法。

  2. 核算复杂性:

    需为每类存货单位建立独立成本记录,工作量大,适用于品类少、批量大的企业。

  3. 财务报表影响:
    • 利润表:通胀时期销售成本更高,利润被压低。
    • 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成本可能显著低于市价,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偏低。

汉英术语对照

中文 英文
单位后进先出法 Unit LIFO Method
存货成本流转 Inventory Cost Flow
批次成本追踪 Batch Cost Tracking
期末存货计价 Ending Inventory Valuation

权威参考来源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国财政部),规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选择范围及披露要求。
  2.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指南:Accounting Trends and Techniques,详述LIFO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
  3. 教材参考:Kieso, Weygandt, & Warfield著《Intermediate Accounting》(第17版),第8章"存货计价"系统解析Unit LIFO核算逻辑。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引用链接,来源依据专业会计文献及准则文件整理。)

网络扩展解释

“单位后进先出法”(Unit LIFO)是存货成本核算的一种方法,属于后进先出法(LIFO)的具体应用形式。它基于“最后购入的单位优先被售出或耗用”的假设,对存货的发出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进行计价。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原则

  1. 基本概念
    单位后进先出法假定:在存货流转中,最后购入或生产的存货单位会优先被发出。因此,计算销售成本时,优先使用最近购入的单位成本,而期末库存成本则基于较早购入的单位成本。

  2. 与“批次后进先出法”的区别
    “单位LIFO”以单个存货单位为核算对象,而“批次LIFO”可能以整批存货为处理单位。前者更精细化,适用于存货种类复杂、单价差异大的场景。


二、计算方法与示例

  1. 计算步骤

    • 记录每批次的单位成本与数量:如某月购入两批材料,第一批10单位@100元,第二批20单位@120元。
    • 发出时按后进顺序计价:若当月发出15单位,则成本计算为:先取第二批的15单位@120元,剩余5单位再取第一批的5单位@100元。
    • 期末库存价值:剩余第一批5单位@100元,共500元。
  2. 示例公式
    假设某期间存货流动如下:

    • 期初库存:$Q_0$ 单位,单价$P_0$
    • 第1次购入:$Q_1$ 单位,单价$P_1$
    • 第2次购入:$Q_2$ 单位,单价$P_2$
      若发出数量为$S$,且$S ≤ Q_2$,则:
      $$销货成本 = S times P_2$$
      若$S > Q_2$,则:
      $$销货成本 = Q_2 times P_2 + (S - Q_2) times P_1$$

三、适用场景与优缺点

  1. 适用场景

    • 通货膨胀时期:通过将近期高价成本计入销货成本,降低报表利润,从而减少税负。
    • 存货周转率高:适用于频繁购入且价格波动的商品(如石油、大宗商品)。
  2. 优点

    • 税收优势:成本按高价计算,利润降低,所得税减少。
    • 匹配性原则:收入与近期成本更匹配,反映当前市场条件。
  3. 缺点

    • 库存价值低估:期末存货成本基于早期低价,可能不符合实际市场价值。
    • 国际会计准则限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禁止使用LIFO,仅部分国家(如美国)允许。

四、应用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与其他方法(如先进先出法FIFO)的对比,可参考会计实务教材或权威机构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澳大利亚抗原半显式的别二氢皮质甾醇赤字理财筹钱低能量电路二烷基硫醚放在下面的发酸高分子晶体学化合物加标记环指加强预防作用的经济循环卡尔默特氏反应壳模铸造法临界操作温度脉冲焊难兄难弟普通石墨氢氧根去磁染色体逆位热辐射系数上颔双尖牙后内尖时值测量顺式9-十八碳烯-1-醇索价提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