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germ-carrying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计】 tape
【化】 band
【医】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经】 belt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医】 bacterio-
"带菌的"是汉语医学术语,指物体或生物体携带可传播病原微生物的状态。根据《牛津高阶英英双解词典(第10版)》微生物学词条,其标准英文对应词为"bacterial-carrying"或"pathogen-bearing",特指携带可引发感染性疾病的活体微生物。
该词常见于公共卫生领域,《中华医学词典(第8版)》界定其包含两种状态:①无症状携带(asymptomatic carrier),指宿主未表现临床症状但具有传播能力;②污染载体(contaminated vector),指非生物媒介沾染致病菌。世界卫生组织《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强调,医疗器械带菌率(bacterial carrying rate)是评估消毒质量的核心指标,要求高危器械带菌量须≤20 CFU/cm²。
在流行病学应用中,带菌期(carrier period)指从感染到停止排菌的时间跨度。美国CDC《传染病控制手册》规定,伤寒带菌者需连续3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细菌生物膜(biofilm)形成是物体表面持久带菌的重要机制,该发现载于《自然·微生物学》2019年刊发的病原体粘附机制研究。
“带菌”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人或物体携带致病菌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指携带病菌,可能成为疾病传播源的状态。既适用于人类(如隐性感染者),也适用于物体(如受污染食物)。
发音与结构
带菌者(Carrier)
指体内携带病原体但无临床症状的人,可通过排泄物、呼吸道等传播疾病,常见于伤寒、乙肝等传染病。
隐性感染与传播
病原体可能在感染后潜伏于体内(如肠道、呼吸道),即便疾病痊愈仍可能长期带菌,成为潜在传染源。
如需更专业的医学解释,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文献或咨询医疗机构。
代码冗余度大理岩定期大修豆核性失语反硝化细菌复式精馏塔鼓膜襞过二硫酸盐合法私有财产化工专用设备缓解货币购买力决不展期矿用胶管苦香木绿配质帽塞每个接受者的每核子平均结合能镍铁钴合金农业化学分析片状闪电轻便起重机颧神经交通支人工价值三维薄层色谱法水土梃外燃炉外围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