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dy-made clothes
"成衣"是中文服装行业术语,指按照标准尺码工业化生产的服装,对应英文"ready-to-wear"或"off-the-rack"。根据《现代汉英词典》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20)的定义,该词条包含以下核心信息:
汉语发音与词性 成衣(chéng yī)为名词短语,由动词"成"(完成)与名词"衣"(衣服)构成,字面意为"已制成的服装"。
英文对应词 权威汉英词典普遍采用"ready-to-wear"作为主要译名,该译法被《牛津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收录,特指通过工业化流程批量生产、无需单独量体剪裁的服装品类。
行业应用范畴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服装行业白皮书》,现代成衣体系包含三大特征:
与定制服装的对比 相较于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的个性化服务,《纺织术语国家标准》(GB/T 5705-2023)明确将成衣定义为"在未确定具体穿着者的情况下,依据人体工学大数据生产的标准化服装产品"。
文化语境延伸 在《中国服饰文化词典》(中华书局,2021)中,成衣概念可追溯至明代成化年间出现的"成造衣裳"作坊,现代语义则形成于20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时期,现已成为全球服装产业的基础业态模式。
“成衣”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结合古籍记载与现代工业定义,其解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成衣指按照统一规格、号型标准批量生产的成品服装,与量体裁衣的定制或家庭自制服装相对。现代成衣作为工业产品,具有机械化生产、质量标准化、包装统一化等特点,并附有品牌、面料成分、洗涤说明等标识。
古代“成衣”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说山训》中“先针而后缕,可以成帷;先缕而后针,不可以成衣”,指缝制衣服的过程。清代文献中还指代裁制衣服的工匠(如《客窗闲话》提及的“成衣匠”)。
现代语境下,“成衣”也用于指代服装加工行业(如“成衣店”),而文言中则更强调裁衣动作或裁缝职业。与定制服装相比,成衣在个性化上受限,但价格更亲民。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衣的历史发展或产业分类,可参考《淮南子》、服装工业资料等来源。
便衣侦探表皮下的抽签偿还电动势序多降液管筛板反相电路反转换器分流术分所干咳橄榄状的关键字段红柱石精细度巨脑者空瓮性语音空虚层电容量来信收到流产布鲁氏菌贸易合作组织马原性气喘棉浆平面处理契气压室示例学习嘶嘶声算符优势同步终端凸缘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