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缓存命中英文解释翻译、超高速缓存命中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cache memory hit
分词翻译:
超高速缓存的英语翻译:
【计】 cache storage; caching
命中的英语翻译:
hit the target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超高速缓存命中”(Cache Hit)指当处理器(CPU)需要访问数据或指令时,该数据恰好存在于高速缓存(Cache)中,无需从速度更慢的主内存(Main Memory)中读取。这一机制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机制
-
中英对照与定义
- 超高速缓存 (Cache):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小容量高速存储器,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副本。
- 命中 (Hit):CPU请求的数据在Cache中被成功找到。
- Cache Miss(未命中):数据不在Cache中,需从主内存加载,导致访问延迟增加。
-
工作流程
当CPU发出数据请求:
- 步骤1:Cache控制器检查数据是否存在于Cache(通过地址映射机制)。
- 步骤2:若存在(命中),数据直接返回CPU,耗时约1-10纳秒。
- 步骤3:若未命中,则从主内存(耗时约50-100纳秒)加载数据,并更新Cache内容。
二、性能影响与设计目标
三、技术演进与多级缓存
现代处理器采用多级缓存架构(如L1/L2/L3):
- L1 Cache:集成于CPU核心,速度最快但容量最小(约32-64KB),专注于高频指令命中。
- L2/L3 Cache:容量更大(MB级),共享于多核心,减少跨核心数据访问的主内存依赖。
权威参考来源:
- Hennessy, J. L., & Patterson, D. A.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6th ed.). Morgan Kaufmann.
- ARM Limited. Cortex-A Series Programmer’s Guide: "Memory Management Unit Architecture".
- Intel Corporation.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Optimization Reference Manual.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Cache Replacement Policies".
网络扩展解释
超高速缓存命中(Cache Hit)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概念,指当处理器(CPU)需要访问数据时,所需数据已存在于高速缓存(Cache)中,可直接从缓存读取,无需访问速度更慢的主内存(RAM)或其他存储设备。这一过程能显著提升系统效率。
具体解释与关键点
-
高速缓存的作用
高速缓存是介于CPU和主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区域,容量小但速度快,用于存储频繁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其设计目的是减少CPU访问主存的次数,从而提升处理速度。
-
命中与未命中的区别
- 命中:CPU所需数据在缓存中找到,直接读取(例如第二次查询相同问题时,系统从缓存中直接返回答案)。
- 未命中:数据未在缓存中,需从主存或硬盘调入缓存后再读取(如首次查询问题时的计算过程)。
-
命中率的重要性
命中率是衡量缓存效率的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命中率} = frac{text{缓存命中次数}}{text{总访问次数}} times 100%
$$
命中率越高,系统性能越好。例如,现代CPU的L1缓存命中率可达90%以上。
-
实际影响
- 加速响应:命中时数据读取速度比主存快10-100倍。
- 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主存或硬盘的访问,节省计算资源。
示例说明
以CPU读取数据为例:
- 当CPU需要数据时,首先检查缓存。
- 若数据在缓存中(命中),直接读取,耗时约1-3纳秒。
- 若不在(未命中),需从主存读取(耗时约60-100纳秒),并更新缓存以备后续使用。
补充概念
- 冷不命中:缓存初始化时空数据导致的未命中。
- 冲突未命中:因缓存映射规则导致多个主存块竞争同一缓存位置引发的未命中。
通过优化缓存设计(如增大缓存容量、改进映射算法)可提升命中率,从而提高计算机整体性能。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布里索氏反射超额保证金出神簇单一雄蕊的大王销电解针定时淬火递延折旧对数的分社高级芳烃阁员工艺过程工程瓜尼埃里氏小体耗余价值黑塞耳巴赫氏疝核内互变异构呼叫装置肌筋膜炎空离间夫妻感情硫黄软膏眉棘角尿液过淡社会福利救济石油品级死态脱脂结核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