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分页结构英文解释翻译、多级分页结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multilevel paging hierarchy
分词翻译:
多级的英语翻译:
【计】 many stages; multiclass; multistep
分页的英语翻译:
【计】 pagination
结构的英语翻译:
frame; structure; composition;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fabric; mechanism
【计】 frame work
【医】 constitution; formatio; forma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cxture
专业解析
多级分页结构(Multi-level Paging Structure)是一种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尤其是内存管理单元(MMU)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用于将进程的大而连续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中可能不连续的页帧上。它通过引入多级页表(Page Table)来解决单级页表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1.核心概念与汉英对照
- 多级 (Multi-level): 指页表的组织形式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分层级的树状结构。虚拟地址被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一部分作为索引指向不同层级的页表。
- 分页 (Paging): 一种内存管理方案,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页帧,Page Frame),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也划分为同样大小的块(页,Page)。操作系统通过页表(Page Table)记录虚拟页到物理页帧的映射关系。
- 结构 (Structure): 指页表在内存中的具体组织形式和数据布局。多级分页结构定义了如何通过层级查找最终确定物理地址。
- 汉英对照释义: 多级分页结构 - Multi-level Paging Structure / Hierarchical Paging System。它是一种分层的页表组织形式,用于高效管理虚拟内存地址到物理内存地址的转换。
2.工作原理
当CPU发出一个虚拟地址(Virtual Address, VA)进行内存访问时:
- 层级索引: MMU根据当前配置的多级页表结构,将虚拟地址分割成多个字段(通常包含页目录索引、页表索引、页内偏移等)。
- 逐级查表:
- 首先使用最高级索引(如页目录索引)从页目录(Page Directory)中找到对应的页目录项(Page Directory Entry, PDE)。PDE包含下一级页表的物理基地址。
- 使用下一级索引(如页表索引)从找到的页表(Page Table)中找到对应的页表项(Page Table Entry, PTE)。PTE包含目标物理页帧的基地址。
- (如果层级更多,则继续此过程,直到最末级PTE)。
- 地址合成: 将PTE中存储的物理页帧基地址与虚拟地址中的页内偏移(Page Offset)部分组合,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PA)。
- 内存访问: 使用该物理地址访问实际的物理内存。
其地址转换过程可抽象表示为:
$$
text{Physical Address} = text{PTE}[text{Index}_n] ldots [text{Index}_2][text{Index}_1] cdot text{Page Size} + text{Offset}
$$
其中 Index₁, Index₂, ..., Indexₙ 是各级页表的索引。
3.优势
- 节省内存: 这是最主要优势。单级页表需要为整个虚拟地址空间预留条目,即使大部分空间未被使用。多级页表只需为实际使用的虚拟地址区域分配页表空间,未使用的区域对应的上级条目可以标记为无效或指向空页表,大大减少了内存占用。
- 灵活管理: 页表本身可以按需分配到物理内存的不同位置,甚至可以将部分页表交换到磁盘(尽管较少见)。
- 支持大地址空间: 使得操作系统能够高效地支持比物理内存大得多的虚拟地址空间(如64位系统)。
4.典型应用
- x86架构 (32位保护模式): 使用两级页表结构:页目录表(Page Directory)和页表(Page Table)。虚拟地址高10位索引页目录,中间10位索引页表,低12位是页内偏移。
- x86-64 / IA-32e架构 (64位模式): 使用四级页表结构:页映射层级4表(PML4 Table)、页目录指针表(Page Directory Pointer Table, PDPT)、页目录表(PD)、页表(PT)。虚拟地址被划分为多个9位索引字段(具体位数和层级数可能因实现和配置而异)。
- 其他体系结构: 如ARMv7-A(可配置为两级)、ARMv8-A(支持最多四级页表)等也普遍采用多级分页结构进行地址转换。
5.关键组件
- 页目录项 (PDE) / 页表项 (PTE): 存储下一级表的物理基地址或最终页帧的物理基地址,以及控制位(如存在位 Present、读写位 Read/Write、用户/管理员位 User/Supervisor、访问位 Accessed、脏位 Dirty 等)。
- 转换后备缓冲器 (TLB): 一个硬件缓存,用于存储最近使用过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结果,避免每次访问都进行耗时的多级页表查找,显著提高性能。
参考资料:
-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 Volume 3A: System Programming Guide, Part 1 - Chapter 4 Paging (Basic Mechanism). (公开文档章节概述基本原理,具体细节需查阅手册)
-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Silberschatz, Galvin, Gagne) - Chapter 8: Main Memory. (经典教材,阐述虚拟内存与分页概念)
-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 ARMv7-A and ARMv7-R edition - Section B3.5 Virtual Memory System Architecture. (描述ARM架构MMU实现)
网络扩展解释
多级分页结构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的一种分层分页机制,主要用于优化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多级页表(如二级、三级)减少内存占用并提高寻址效率。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多级分页结构将线性地址空间划分为多层次的页表(如页目录、页表、页框),每一层负责管理不同范围的虚拟地址。例如:
- 三级分页:页全局目录(Page Global Directory)→ 页目录(Page Directory)→ 页表(Page Table)→ 物理页面()。
- 二级分页:页目录(10位)→ 页表(10位)→ 物理页面(12位偏移),如32位系统中,页目录和页表各占4KB()。
2.工作原理
- 地址划分:虚拟地址被分段,高段位用于索引不同层级的页表。例如,在32位系统中,页面大小为4KB(12位偏移),剩余20位可划分为两级页号(各10位),或三级页号(如2-9-9-12格式)()。
- 分层寻址:通过逐级查询页表项,最终定位到物理页框地址。例如,页目录项指向页表,页表项指向物理页框()。
3.优势
- 减少内存占用:仅加载活跃的页表项到内存,避免单级页表需全量存储的问题()。
- 灵活性:支持超大内存系统,例如64位地址空间通过多级扩展管理()。
- 效率平衡:通过层级设计,在存储开销和寻址时间之间取得平衡()。
4.应用场景
- 操作系统内核:如Linux内核通过多级页表实现虚拟内存管理()。
- 高性能计算:适用于需要管理TB级内存的超大系统()。
5.公式示例
虚拟地址转换过程可表示为:
$$
text{物理地址} = text{页框基址} times text{页面大小} + text{页内偏移}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现,可参考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相关文献或源码分析(如Linux内核文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固定费率不良率捕蝇草草绳颤抖垂直倾斜多程加热器分块网络复位接合器负载分划功率密度核对数值赫珀特氏试验后硫化来不及良师益友硫化钙麦地那弥漫性迷路炎轻闭塞性扎法热集装箱纱布团少染色质的数据转换实用程序铁苏木精染剂统计数值头位心完全否认诉讼原因的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