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农户售货价格指数英文解释翻译、农户售货价格指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indexes of prices received by farmers

分词翻译:

农的英语翻译:

farming; peasant

户的英语翻译:

door; family; household
【法】 household

售货的英语翻译:

sell goods

价格的英语翻译:

price; prix; quotation; rate; value
【化】 price
【经】 figure; price; prices; rater.; value

指数的英语翻译:

index; index number
【计】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医】 exponent; index
【经】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专业解析

农户售货价格指数(Farmers’ Selling Price Index, FS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户(或农业生产者)直接出售其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等)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它属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更侧重于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销售端价格变动情况。

核心含义与构成:

  1. 衡量对象: 该指数专门追踪农户作为销售方在初次进入流通领域(如出售给收购商、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时的农产品交易价格变化。它不同于消费者在零售终端购买的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不同于中间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
  2. 统计范围: 涵盖农户生产的各类农产品,通常包括:
    • 粮食作物: 如稻谷、小麦、玉米等。
    • 经济作物: 如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等。
    • 畜产品: 如生猪、活牛、活羊、家禽、蛋类、奶类等。
    • 水产品: 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 林产品: 如木材、竹材、干鲜果品等。
  3. 计算方法: 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首先选择一组代表规格品(代表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定期收集这些规格品的实际成交价格(通常是平均价格或典型价格)。然后,根据各类农产品在农户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总指数和分类指数。基期通常选定为某一特定年份或月份。
    • 计算公式可简化为:$FSPI_t = frac{sum (P_t times Q_0 times W)}{sum (P_0 times Q_0 times W)} times 100$
    • 其中:
      • $P_t$:报告期价格
      • $P_0$:基期价格
      • $Q_0$:基期销售量(或使用固定权数)
      • $W$:各代表品或类别的权数(基于基期销售额结构)

功能与重要性:

  1. 反映农业生产效益: FSPI 是衡量农业生产者收入变化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指数上升通常意味着农户销售同样数量的农产品能获得更多收入(假设成本不变),反之则意味着收入减少。这对于评估农业政策(如补贴、价格支持)的效果至关重要。
  2. 监测农产品市场供需: 价格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信号。FSPI 的变动可以反映农产品在生产者环节的供求状况。例如,指数持续上涨可能表明供应偏紧或需求旺盛;指数下跌则可能反映供应过剩或需求疲软。
  3. 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FSPI 是农产品价格传导链条的起点。其变动会直接影响批发价格、零售价格(CPI中的食品部分)乃至整体物价水平。研究 FSPI 与 CPI 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通胀源头和传导路径。
  4. 服务宏观决策: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如发改委、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利用 FSPI 数据监测农产品市场运行,评估通胀压力来源,制定和调整农业、价格、货币等相关政策。
  5. 指导生产经营: 农户、农业企业和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 FSPI 及其分类指数的变化,了解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从而调整种植/养殖结构、销售策略和投资决策。

权威数据来源与发布:

在中国,农户售货价格指数的主要编制和发布机构是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NBS)。其数据通常通过官方网站、统计年鉴和定期发布的统计报告向公众提供。

国际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机构也会发布全球或区域性的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信息(联合国粮农组织)。

农户售货价格指数(FSPI)是专门衡量农户销售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市场预期,是分析农产品市场供需、价格传导、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机构定期编制发布。

网络扩展解释

农户售货价格指数是反映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价格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它通过统计农户出售各类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畜牧产品等)的实际成交价格,以基期价格为基准,计算价格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该指数常用于衡量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农民收入波动以及农业政策效果。

具体特点包括:

  1. 监测对象:聚焦农户直接销售环节,而非批发或零售市场;
  2. 计算方式: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根据不同农产品在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分配权重;
  3. 经济意义:指数上升表明农户销售价格整体上涨,可能带动农民增收;下降则反映市场供大于求或需求疲软;
  4. 政策参考:政府可据此调整农产品收储政策、补贴力度或进出口调控措施。

例如,若某年度指数为105(基期=100),说明农户平均售价比基期上涨5%。该指数常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结合分析,用于评估农业生产的实际收益变化。如需具体数据,建议查询国家统计局或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专项报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巴尔氏征苯甲酸熊果甙变更率变形透镜带纹玉髓单帮大气耳成形术反向控制粉的谷氨二酰基黑草素滑动式浇桶活化污水呼吸代谢作用坚牢交换开关近场卡士格然天线金银本位货币制度畸形足者可交付的项裂化深度力学量锰酸目标正文旁侧序列判决执行稍后点火射极耦合单元束紧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