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磷脂磷酸英文解释翻译、脑磷脂磷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ephalophosphoric acid; kephalophosphoric acid
分词翻译:
脑的英语翻译:
brain; encephalon; pericranium; cerebrum
【医】 brain; encephalo; encephalon
磷脂的英语翻译:
【化】 phosphatide; phospholipid; phospholipin; PL
【医】 phosphatide; phospholipid; pkospholipin
磷酸的英语翻译:
【化】 ortho-phospho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医】 orthophospho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专业解析
脑磷脂磷酸(英文: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通常缩写为PIP,是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经过磷酸化修饰后形成的一类重要信号磷脂分子的总称。它们在细胞膜上含量虽少,却扮演着极其关键的信号传导角色。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定义与结构:
- 脑磷脂磷酸是磷脂酰肌醇(PI)的磷酸化衍生物。磷脂酰肌醇本身由甘油骨架、两条脂肪酸链、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肌醇环组成。
- “磷酸”指的是在肌醇环(inositol)的特定羟基(-OH)上添加了一个或多个磷酸基团(-PO₄²⁻)。肌醇环有5个可磷酸化的羟基(位于第2、5、6位)。
- 因此,脑磷脂磷酸指的是一组分子,根据磷酸基团在肌醇环上的位置和数量不同,主要分为:
- PI(3)P:肌醇环第3位羟基磷酸化。
- PI(4)P:肌醇环第4位羟基磷酸化。
- PI(5)P:肌醇环第5位羟基磷酸化。
- PI(3,4)P₂:肌醇环第3位和第4位羟基磷酸化。
- PI(3,5)P₂:肌醇环第3位和第5位羟基磷酸化。
- PI(4,5)P₂:肌醇环第4位和第5位羟基磷酸化(最常见且重要的成员)。
- PI(3,4,5)P₃:肌醇环第3位、第4位和第5位羟基磷酸化。
-
生物化学功能与重要性:
- 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枢纽: PIPs,尤其是PI(4,5)P₂ 和PI(3,4,5)P₃,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们本身或其水解产物(如IP₃, DAG)参与调控众多细胞过程。
- 膜定位信号: 特定的PIPs(如PI(4,5)P₂, PI(3,4,5)P₃)富集在细胞膜(质膜或内膜系统)的特定区域,作为“分子标签”,招募含有特定磷脂结合结构域(如PH结构域、PX结构域、FYVE结构域等)的信号蛋白到膜上,从而激活或抑制这些蛋白的功能。
- 信号通路激活:
- PI(4,5)P₂ 是磷脂酶C(PLC)的关键底物。当细胞外信号(如激素、生长因子)激活受体后,PLC被激活并水解PI(4,5)P₂,产生两个重要的第二信使:二酰基甘油(DAG) 和肌醇三磷酸(IP₃)。DAG激活蛋白激酶C(PKC),IP₃则促使内质网释放钙离子(Ca²⁺),共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
- PI(3,4,5)P₃ 主要由I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4,5)P₂产生。PI(3,4,5)P₃是关键的促生存和生长信号分子,它通过招募含有PH结构域的蛋白(如Akt/PKB、PDK1)到质膜,激活Akt等激酶,进而调控细胞增殖、存活、代谢和迁移等过程。
- 调控细胞骨架: PI(4,5)P₂ 直接参与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动态组装和膜-细胞骨架连接,影响细胞形态、运动、胞吞和胞吐等过程。
- 膜运输: 特定的PIPs(如PI(3)P, PI(4)P)在内膜系统(如内体、高尔基体)上富集,作为“地址标签”,指导囊泡的形成、运输、拴留和融合,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膜动态变化。
-
细胞信号传导中的核心作用:
- PIPs,特别是其动态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由特异性激酶和磷酸酶调控),构成了一个精密的时空信号网络。
- 它们将细胞外刺激(如生长因子、胰岛素、趋化因子)转化为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影响基因表达、代谢、细胞周期、存活、迁移等多种细胞命运决定。
- 该信号网络的失调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糖尿病、免疫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脑磷脂磷酸”即磷脂酰肌醇磷酸(PIP),是一类在肌醇环上带有磷酸基团的信号磷脂分子。它们并非简单的结构脂质,而是细胞信号传导的核心参与者,通过招募信号蛋白、作为酶促反应底物产生第二信使等方式,精确调控着细胞增殖、存活、代谢、骨架动态、膜运输等几乎所有关键生命活动。其中PI(4,5)P₂和PI(3,4,5)P₃的研究最为深入,作用最为关键。
来源参考:
- Alberts B,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ition. Garland Science. (Chapter on Cell Signaling)
- Berridge MJ.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nd calcium signalling mechanism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9.
- Cantley LC. The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athway. Science. 2002.
- Di Paolo G, De Camilli P. Phosphoinositides in cell regulation and membrane dynamics. Nature. 2006.
网络扩展解释
“脑磷脂磷酸”这一表述可能存在一定混淆。脑磷脂(即磷脂酰乙醇胺)本身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组成的磷脂类物质,其中磷酸是其分子结构的核心成分之一。以下是详细解析:
1.脑磷脂的分子结构
脑磷脂的化学结构包括:
- 甘油骨架:作为分子基础;
- 两个脂肪酸链:连接在甘油的羟基上;
- 磷酸基团:通过酯键与甘油第三个羟基结合;
- 乙醇胺:与磷酸基团相连(即磷酸-乙醇胺部分)。
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text{甘油} - text{脂肪酸}_1 - text{脂肪酸}_2 - text{磷酸} - text{乙醇胺}
$$
2.磷酸在脑磷脂中的作用
磷酸基团是脑磷脂的关键功能部分:
- 维持分子极性:磷酸与乙醇胺形成极性头部,使脑磷脂具有亲水性;
- 细胞膜结构基础:与其他磷脂共同构成细胞膜的双层结构;
- 信号传递: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如细胞生长和凋亡调控。
3.术语辨析
- “脑磷脂磷酸”非标准术语:磷酸是脑磷脂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存在的形式。可能误解来源于对脑磷脂结构的拆分。
- 相关概念:若指脑磷脂代谢中的磷酸化过程,需结合具体生化反应解释(但搜索结果未提及此内容)。
4.来源与用途
- 天然来源:主要存在于动物脑组织、神经细胞及大豆中;
- 应用领域:作为抗氧化剂、医疗辅料,或用于改善脑功能(如增强神经传导)。
“脑磷脂磷酸”更可能是对脑磷脂分子中磷酸基团的指代。脑磷脂通过磷酸-乙醇胺头部发挥生理功能,尤其在细胞膜构建和神经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代谢或磷酸化机制,建议参考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柏思麦酸性转炉生铁苯┭嗪二酮超稳定Y型分子筛承租方最低租赁付款额迟到的大仑丁倒放断路检验肺面粉刺棒状杆菌付款办法共振速度工作可靠性管理层次过程控制环假冒者可更新内容兰特曼氏切迹沥青软化点麦芽大麦前脂酶起算日肉皮弱性遗传乳突部市场运动实时操作系统视网膜痛属地法锁骨上神经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