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estination port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医】 order
【计】 COM port; port
在计算机网络中,"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指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接收方设备上的逻辑通信端点。作为传输层协议(如TCP/UDP)的核心标识,它与源端口共同构成端到端连接的双向通道。该端口由16位无符号整数表示,取值范围为0-65535。
从功能角度分析,目的端口承担三项核心作用:
与源端口的动态分配特性不同,目的端口通常采用标准化数值。互联网号码分配局(IANA)将端口划分为三个层级:
在数据包封装过程中,目的端口字段位于传输层协议头部。以TCP报文为例,其格式可表示为: $$ begin{aligned} &text{Source Port (16 bits)} quad text{Destination Port (16 bits)} &text{Sequence Number (32 bits)} &text{Acknowledgment Number (32 bits)} &text{Data Offset (4 bits)} quad text{Reserved (6 bits)} quad text{Flags (6 bits)} quad text{Window Size (16 bits)} &text{Checksum (16 bits)} quad text{Urgent Pointer (16 bits)} &text{Options (if any)} quad text{Padding} &text{Data} end{aligned} $$ 该结构定义源自技术规范。
目的端口的详细解释:
目的端口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标识接收数据的应用程序或服务。以下是其具体含义和作用:
定义与功能
作用与示例
与源端口的区别
目的端口是通信中接收方服务的“门牌号”,确保数据准确送达目标程序。理解其作用有助于掌握网络配置(如防火墙规则)和服务部署的基本原理。
氨甲酰基白芥子包装费用另计不定网络状态布鲁塞尔分类系统常压蒸馏春风化雨大风子杂酸镁弹性垫电流滴定复制语句过程废水国民保险滑行道碱金属的盐绝热退磁作用柯耳匹兹电路空间空间时间关系库存变更报告昆虫链球菌罗马数字启发式颧上颌点全套装备散剂石油收益税蹄系三角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