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stination port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醫】 order
【計】 COM port; port
在計算機網絡中,"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指數據包傳輸過程中接收方設備上的邏輯通信端點。作為傳輸層協議(如TCP/UDP)的核心标識,它與源端口共同構成端到端連接的雙向通道。該端口由16位無符號整數表示,取值範圍為0-65535。
從功能角度分析,目的端口承擔三項核心作用:
與源端口的動态分配特性不同,目的端口通常采用标準化數值。互聯網號碼分配局(IANA)将端口劃分為三個層級:
在數據包封裝過程中,目的端口字段位于傳輸層協議頭部。以TCP報文為例,其格式可表示為: $$ begin{aligned} &text{Source Port (16 bits)} quad text{Destination Port (16 bits)} &text{Sequence Number (32 bits)} &text{Acknowledgment Number (32 bits)} &text{Data Offset (4 bits)} quad text{Reserved (6 bits)} quad text{Flags (6 bits)} quad text{Window Size (16 bits)} &text{Checksum (16 bits)} quad text{Urgent Pointer (16 bits)} &text{Options (if any)} quad text{Padding} &text{Data} end{aligned} $$ 該結構定義源自技術規範。
目的端口的詳細解釋:
目的端口是計算機網絡通信中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标識接收數據的應用程式或服務。以下是其具體含義和作用:
定義與功能
作用與示例
與源端口的區别
目的端口是通信中接收方服務的“門牌號”,确保數據準确送達目标程式。理解其作用有助于掌握網絡配置(如防火牆規則)和服務部署的基本原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