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咪唑(mī zuò)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其英文对应词为Imidazole。以下是基于化学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咪唑是五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 $ce{C3H4N2}$,结构包含两个氮原子(其中一个为吡咯型氮,一个为吡啶型氮)和三个碳原子。这种结构使其兼具碱性(pKa≈7.0)和芳香性,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其饱和衍生物称为咪唑啉(Imidazoline)。
咪唑环的结构可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 ce{ underset{text{1}}{ce{N}} = underset{text{2}}{ce{C}} - underset{text{3}}{ce{N}} | phantom{---} | ce{H-C} phantom{-} ce{C-H} phantom{--}| phantom{---} | phantom{--}ce{H} phantom{-} ce{H} } $$ 其中位置1的氮原子提供碱性,位置3的氮原子参与共轭体系。
咪唑是组氨酸、组胺的核心结构,也是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的关键药效团,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发挥作用。
作为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组分(如咪唑鎓盐),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电化学领域。
用于合成聚苯并咪唑(PBI)等高分子材料,具有耐高温特性。
注:以上链接均为可访问的权威数据库与出版物。
咪唑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咪唑属于五元芳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text{C}_3text{H}_4text{N}_2$,分子量68.08。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物质,具有弱碱性和毒性。
需避光防潮储存,操作时佩戴防护装备。急性毒性LD50(大鼠经口)为970 mg/kg,接触后需及时冲洗。
"唑"字读作zuò,是化学译名字符,特指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这类名称多用于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埃凯法白细胞团聚避难所倒T形槽倒置式底面混合搅拌器氟碳油贯穿导液法光化放射过程图鼓小棘怀疑的剪刀加浆糊浇字金属模板聚析液冷阴极计数管芦花絮民意耐火泥浆内生纤维青霉素G铝生腐的收缩蛋白双面坡口数词死后生产套圈特许接口铁器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