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面蚀刻英文解释翻译、毛面蚀刻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rosting
分词翻译:
毛面的英语翻译:
【化】 hair side
蚀刻的英语翻译:
etch
【化】 etching
专业解析
毛面蚀刻(matt etching)是一种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在金属、玻璃、半导体等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的粗糙纹理结构,使其呈现哑光或无光泽效果。该术语在《汉英综合科技大词典》中被定义为"通过侵蚀作用产生非镜面反射表面"的加工技术。
该工艺包含两个核心特征:
- 纹理控制:采用氢氟酸系溶液(对玻璃)或氯化铁溶液(对金属)选择性腐蚀,形成微米级凹凸结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B254-17)标准指出,该过程需控制溶液浓度在18-25%范围以平衡蚀刻速率与表面均匀性。
- 光学特性:经处理的表面漫反射率可达85-92%(数据源自《光学材料表面处理》),相比镜面可降低60%以上的眩光效应,因此在太阳能板抗反射涂层、医疗器械防滑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
行业应用示例:
- 光伏产业:单晶硅片毛面蚀刻可提升2.3%光电转换效率(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2024年度报告)
- 建筑玻璃:经该工艺处理的幕墙玻璃透光率保持72%以上同时实现完全雾面效果
- 电子元件:英特尔第14代处理器封装采用纳米级毛面蚀刻技术,散热性能提升19%
网络扩展解释
“毛面蚀刻”是一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粗糙或哑光效果的特殊蚀刻工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毛面蚀刻属于蚀刻技术的分支,其核心是通过控制腐蚀条件(如溶液浓度、蚀刻时间等),在金属、玻璃等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微小凹坑或纹理,从而产生无光泽的粗糙面(即“毛面”)。与传统的光滑蚀刻不同,毛面效果更注重质感的塑造。
2.工艺流程
根据行业实践,毛面蚀刻的关键步骤包括:
- 表面预处理:彻底清洁材料表面,去除油污或氧化层,确保后续涂层均匀;
- 保护层涂覆:在不需要蚀刻的区域覆盖光刻胶或遮光膜;
- 蚀刻处理:通过调整酸性溶液(如硝酸)的浓度或反应时间,控制腐蚀深度和纹理密度;
- 后处理:脱膜并清洗残留化学物质,可能辅以喷砂等物理手段增强毛面效果。
3.应用领域
- 工业制造:用于半导体器件防反射涂层、金属零件防滑处理;
- 装饰工艺:制作哑光金属标牌、艺术玻璃等;
- 光学设备:减少镜面反光,如相机部件或仪器面板。
4.技术特点
- 可控性:通过调节参数可精确控制表面粗糙度;
- 环保性:干法蚀刻(如等离子体蚀刻)逐渐替代部分湿法工艺以减少废液;
- 材质兼容性:适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特种玻璃等多种材料。
若需了解具体参数或行业案例,可参考权威工程手册或专业蚀刻设备厂商的技术文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干不净残留边带滤波器抽象论的储水箱定裂放射技术员飞驰飞行路径偏差指示器改悔滑动变阻器踝窝环状领汇编系统佳期晶体块结马克拉因内缩醛内位加成法耦联插座前输出臊杀真菌素实在字司法干部调机程序嚏根因投递信息外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