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ll moon; one-month old baby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满月”具有多层含义,既指天文现象,也承载丰富的文化象征:
满月(Full Moon)
指月球运行至与太阳黄经相差180°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整个可见面被阳光完全照亮的天文现象。此时月球呈现完整的圆形光亮面,是月球相位周期的中点。
英文对应:Full Moon(标准术语),亦称Plenilune(文学用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象征家庭团聚(如中秋节赏月),衍生出“月圆人圆”的哲学意象。
典籍参考: 《礼记·祭义》载“夕月于西”,体现古代月祭仪式。
部分西方文化将满月与生命力、丰收关联(如北欧神话“玛尼”月神),亦常见于文学隐喻。
例: 莎士比亚戏剧中常用满月象征命运转折(如《奥赛罗》)。
婴儿满月(One-Month-Old Infant)
指出生满30天的婴儿,传统习俗会举行“满月礼”(One-Month Celebration)。
英文表达: "The baby will have itsfull moon ceremony next week."
“满月脸”(Moon Face)形容因药物作用导致的圆脸症状(如皮质醇增多症),医学英文称"facial rounding"。
满月周期平均为29.53天(朔望月),其亮度比半月时高约9倍。受月球轨道离心率影响,近地点满月(Perigee Full Moon) 比远地点时视直径大14%,亮度提升30%(俗称“超级月亮”)。
天文机制: 满月发生时,日-地-月形成近似直线(地月连线与日月连线夹角≈180°),称为Syzygy 现象。
权威来源说明
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条目,本文释义综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天文术语规范、《中华民俗大典》文化释义及NASA月球相位科学文档,未直接引用网页来源以确保准确性。
“满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天文现象和民俗文化两类:
定义与时间
指月球与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时的瞬间(即“望”),此时月球正面完全被阳光照亮,呈现圆形。通常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相邻两次满月间隔约29.53天。
相关现象
若此时月球与地球、太阳完全正对,可能发生月食。满月时,月球的日周运动轨迹与太阳相反,日没时升起,日出时沉没。
婴儿满月
其他含义
如需更详细的天文数据或传统仪式流程,可参考、3、6等来源。
报文电路不景气通货膨胀测定酶触发器对定时访问动作过速端基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二月放射性钙防水帽防雨布分区组织负触变性骨部固定比率含氯氟烃换行子程序加热带加特尔曼氏反应连带效应排放阀青灰色的日本七叶树杀父视觉分析器钛箔片电解电容器同步工作通信系统微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