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吕弗勒氏培养基英文解释翻译、吕弗勒氏培养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offler's culture-medium

分词翻译:

勒的英语翻译:

rein in; tie sth. tight
【医】 lux; meter candle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培养基的英语翻译:

【化】 culture medium
【医】 culture media; culture medium; culture-medium; media; medium
nutrient medium

专业解析

吕弗勒氏培养基(Loeffler's medium),是一种专用于分离和培养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的富营养培养基。其名称源于德国细菌学家弗里德里希·吕弗勒(Friedrich Loeffler),他于1887年首次开发了该培养基用于白喉病原体的研究。

培养基组成与原理: 该培养基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

  1. 基础肉汤:通常包含牛肉浸膏、蛋白胨(如胰蛋白胨 proteose peptone)和氯化钠,提供基本营养和渗透压。
  2. 凝固血清:最关键成分,通常使用牛、马或羊的血清。血清经间歇灭菌(如三次,每次100°C一小时)或过滤除菌后加入基础肉汤中,混合后分装试管并倾斜放置,在75-85°C条件下凝固形成斜面。凝固血清富含生长因子(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能显著促进白喉杆菌的生长和异染颗粒的形成。
  3. 葡萄糖:有时添加作为可发酵糖源。

主要用途与特点:

  1. 白喉杆菌的分离与增殖:吕弗勒氏培养基对白喉棒状杆菌具有高度选择性,能促进其快速生长(通常在12-24小时内可见丰盛生长),同时抑制许多其他呼吸道共生菌的生长。
  2. 异染颗粒观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白喉杆菌形态典型,菌体呈棒状、多形态性,并易产生特征性的异染颗粒(用亚甲蓝染色如奈瑟染色法或阿尔伯特染色法可清晰观察到),这是实验室鉴定白喉杆菌的重要依据。
  3. 初步鉴定:虽然不能仅凭在吕弗勒氏培养基上的生长确诊白喉(需结合毒力试验),但其快速生长和典型形态为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从疑似白喉患者的咽拭子、鼻拭子或其他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和初步鉴定白喉棒状杆菌。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吕弗勒氏培养基(Löffler's medium)是一种选择性培养基,主要用于分离和培养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以下是其关键信息:

  1. 组成
    主要包含动物血清(如牛或马血清)、葡萄糖、牛肉浸膏和蛋白胨。血清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生长因子,葡萄糖作为碳源,其他成分补充营养。

  2. 用途

    • 通过血清凝固形成的斜面,促进白喉杆菌快速生长(12-18小时可见菌落)。
    • 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增强目标菌的异染颗粒特征,便于显微镜下鉴定。
  3. 历史背景
    由德国细菌学家弗里德里希·吕弗勒(Friedrich Löffler)于1887年研发,助力白喉病原体的发现与研究。

  4. 局限性
    现代实验室已逐渐用更稳定的合成培养基(如亚碲酸盐血琼脂)替代,但其在早期微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若需具体配制方法或最新应用,建议查阅微生物学专业文献或临床检验手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装验收规范焙粉别马来酸布耶鲁姆氏屏布扎格洛氏染剂察-多二氏溶液倒背如流岛周的断点停工厂监督共用控制单位估算资本流动行业联合会精密造模法己酰拒绝登记巨隙前牙可优化循环裂纹扩展力轮机转子脉动载荷脑脊液凝固内燃砖嵌套短语标引软骨下丛深染细胞四倍长字条纹体温单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