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呂弗勒氏培養基英文解釋翻譯、呂弗勒氏培養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Loffler's culture-medium

分詞翻譯:

勒的英語翻譯:

rein in; tie sth. tight
【醫】 lux; meter candl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培養基的英語翻譯:

【化】 culture medium
【醫】 culture media; culture medium; culture-medium; media; medium
nutrient medium

專業解析

呂弗勒氏培養基(Loeffler's medium),是一種專用于分離和培養白喉棒狀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的富營養培養基。其名稱源于德國細菌學家弗裡德裡希·呂弗勒(Friedrich Loeffler),他于1887年首次開發了該培養基用于白喉病原體的研究。

培養基組成與原理: 該培養基主要由以下成分構成:

  1. 基礎肉湯:通常包含牛肉浸膏、蛋白胨(如胰蛋白胨 proteose peptone)和氯化鈉,提供基本營養和滲透壓。
  2. 凝固血清:最關鍵成分,通常使用牛、馬或羊的血清。血清經間歇滅菌(如三次,每次100°C一小時)或過濾除菌後加入基礎肉湯中,混合後分裝試管并傾斜放置,在75-85°C條件下凝固形成斜面。凝固血清富含生長因子(如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能顯著促進白喉杆菌的生長和異染顆粒的形成。
  3. 葡萄糖:有時添加作為可發酵糖源。

主要用途與特點:

  1. 白喉杆菌的分離與增殖:呂弗勒氏培養基對白喉棒狀杆菌具有高度選擇性,能促進其快速生長(通常在12-24小時内可見豐盛生長),同時抑制許多其他呼吸道共生菌的生長。
  2. 異染顆粒觀察:在該培養基上生長的白喉杆菌形态典型,菌體呈棒狀、多形态性,并易産生特征性的異染顆粒(用亞甲藍染色如奈瑟染色法或阿爾伯特染色法可清晰觀察到),這是實驗室鑒定白喉杆菌的重要依據。
  3. 初步鑒定:雖然不能僅憑在呂弗勒氏培養基上的生長确診白喉(需結合毒力試驗),但其快速生長和典型形态為早期診斷提供了重要線索。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從疑似白喉患者的咽拭子、鼻拭子或其他呼吸道樣本中分離和初步鑒定白喉棒狀杆菌。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呂弗勒氏培養基(Löffler's medium)是一種選擇性培養基,主要用于分離和培養白喉棒狀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以下是其關鍵信息:

  1. 組成
    主要包含動物血清(如牛或馬血清)、葡萄糖、牛肉浸膏和蛋白胨。血清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生長因子,葡萄糖作為碳源,其他成分補充營養。

  2. 用途

    • 通過血清凝固形成的斜面,促進白喉杆菌快速生長(12-18小時可見菌落)。
    • 抑制其他細菌生長,增強目标菌的異染顆粒特征,便于顯微鏡下鑒定。
  3. 曆史背景
    由德國細菌學家弗裡德裡希·呂弗勒(Friedrich Löffler)于1887年研發,助力白喉病原體的發現與研究。

  4. 局限性
    現代實驗室已逐漸用更穩定的合成培養基(如亞碲酸鹽血瓊脂)替代,但其在早期微生物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若需具體配制方法或最新應用,建議查閱微生物學專業文獻或臨床檢驗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螯合酶白果類葉升麻采出量産權要求成本控制充分供應資金的限制條件抽籤決定大腦外側裂近點電化過程厄米的二堿式硬脂酸鉛發熱後神經炎鉻酸铯規定的總限額國家經濟的部門互斥段甲基熊果苷加料速度矯正信號假牙修複學家寄生物性耳炎鍊球菌促長肽硫羟硫逐膦酸氯化甲基三辛基铵女尿道旁腺器壁三爪鉗舌蛋白腺石英晶體濾波器調度隊列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