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协原理英文解释翻译、并协原理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omplementary principle
分词翻译:
并的英语翻译:
combine; equally
协的英语翻译:
assist; common; joint
原理的英语翻译:
elements; philosophy; principium; principle; theory
【化】 principle
【医】 mechanism; principle; rationale
【经】 ground work; principle
专业解析
并协原理 (bìng xié yuán lǐ) 的汉英词典释义与阐释
中文术语: 并协原理
英文对应术语: 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
详细释义:
并协原理 (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 是量子力学中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Niels Bohr) 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的是在量子尺度上,某些物理属性或描述方式无法同时被精确测量或完备描述,它们彼此之间是“互补”而非“互斥”的关系。这些互补的属性(如位置与动量、波动性与粒子性)共同构成了对量子系统完整理解所必需的、相互排斥但又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核心内涵:
- 互斥性 (Mutual Exclusivity): 在同一个实验设置下,无法同时精确测量或展现一对互补的属性。例如,精确测量电子的位置会不可避免地干扰其动量,反之亦然(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这种互斥性的数学体现)。同样,实验装置要么揭示光的粒子性(光子),要么揭示其波动性(干涉、衍射),但无法在同一实验中同时完美展现两者。
- 互补性 (Complementarity): 尽管互斥,这两类描述或属性对于全面理解量子现象都是不可或缺的。波动图像和粒子图像、位置信息和动量信息,它们各自提供了关于量子实体的部分真理。只有将所有这些互补的、看似矛盾的描述综合起来,才能获得关于量子系统的完整图景。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 语境依赖性 (Context Dependence): 量子系统的行为及其展现出的属性,高度依赖于实验装置和测量方式的选择。实验者选择测量什么(位置还是动量?波动性还是粒子性?)决定了系统将展现出互补性中的哪一个方面。
哲学与认知意义:
并协原理超越了单纯的物理学范畴,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关于“客观实在”和“独立于观测者”的传统观念。玻尔认为,并协原理揭示了人类在描述自然时面临的根本性限制:我们无法用单一的、经典的图像或概念框架来完备地描述量子实在。描述必须包含互补的、互斥的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能获得的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它强调了观测行为在定义现象本身中的作用。
应用与影响:
并协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诠释量子力学的基石之一。它对于理解量子测量问题、量子纠缠、量子信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该原理的影响也延伸到了物理学之外的领域,如哲学、生物学(如生命现象的解释)和认知科学。
权威参考来源:
- 玻尔的原著阐述: 玻尔在多篇论文和演讲中详细论述了并协原理,例如在《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等著作中。这是理解该原理最权威的原始资料。
- 标准量子力学教科书: 如 David J. Griffiths 的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学导论), J. J. Sakurai 的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现代量子力学) 等,都会在阐释量子力学基础时讨论并协原理及其与不确定性原理的关系。
- 物理学史与哲学著作: 如 Abraham Pais 的 Niels Bohr's Times, In Physics, Philosophy, and Polity (尼尔斯·玻尔的时代:在物理学、哲学和政治中),深入探讨了玻尔思想的发展,包括并协原理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其“哥本哈根诠释量子力学”和“互补原理”条目提供了权威的哲学视角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并协原理”(Complementary Principle)是一个在不同学科中具有多重解释的概念,主要涉及量子力学和地理学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量子力学中的并协原理
由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核心观点是:某些经典概念(如波动性与粒子性)在描述微观现象时互斥但互补,需结合使用才能全面理解现象。例如:
- 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互补:光或电子在实验中可能表现为波动性或粒子性,但两者不会同时出现。波动性解释干涉现象,粒子性解释光电效应,二者共同构成完整描述。
- 与测不准原理的关系: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表明无法同时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而玻尔进一步用并协性解释这种互斥性——不同实验条件需不同模型,二者缺一不可。
- 哲学意义:突破了经典物理的因果律,强调微观世界的描述需接受“矛盾统一”,类似中国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
二、地理学中的并协性
在地理学研究中,并协性被用来描述人地关系的复杂关联:
- 定义:并协指“相反但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既对立又依存;泛协则指“非优势关联或无界介入关系”,强调多因素的非主导性联系。
- 应用意义:地理事件的泛协性打破了“环境决定论”,表明环境与人类行为需通过并协和泛协的综合视角分析,而非单一因果解释。
三、总结
并协原理的本质是通过互斥概念的互补性实现全面认知。在量子力学中体现为波粒二象性,在地理学中则用于解析人地系统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的共性在于强调复杂系统中矛盾要素的并存与协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万分率保卫疗法被开除者贝他石墨苯噻啶查对户口超巨型计算机潮霉素戴佐氏绷带打卡钟大气爆发性损伤达斯氏脉搏描记器对婴儿的遗弃福尔杰试验害回流量焦磷酸法呢酯架势睫状小带前的浸析玖泪腺硬化乐园子廿四醇酸氢氧化正锰曲轴轴承双线性微扰理论同聚核苷酸外侨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