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损失因数英文解释翻译、介质损失因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lectric loss factor
分词翻译:
介质的英语翻译:
medium
【计】 M
【化】 medium
【医】 excitatory transmitter; media; mediator; medium; neurogen; transmitter
损失因数的英语翻译:
【电】 loss factor
专业解析
介质损失因数(Dielectric Loss Tangent)是表征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中能量损耗特性的关键参数,其英文全称为Dissipation Factor(损耗因数)。该参数定义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通过公式表示为:
$$
tandelta = frac{varepsilon''}{varepsilon'}
$$
其中$varepsilon''$为复介电常数的虚部(损耗因子),$varepsilon'$为实部(储能因子)。
在工程应用中,介质损失因数直接影响电子元件的发热效率与信号传输质量。例如电容器制造时需选择tanδ值低于0.001(1kHz)的聚丙烯薄膜,以降低高频电路中的能量损耗。国际标准IEC 60250规定,该参数的测量应在23±2℃、相对湿度50±5%的标准化环境下进行。
权威研究显示,影响介质损失的主要机制包括:
- 偶极子转向极化滞后(主导1kHz-1MHz频段)
- 离子电导损耗(低频段主导因素)
- 界面极化效应(复合介质特有现象)
参考文献:
- IEEE标准协会《介电材料测试规范》(标准编号IEEE Std 286-2020)
- 剑桥大学出版社《Advanced Dielectric Material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第三章节
- 中国国家标准GB/T 1409-2006《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网络扩展解释
介质损耗因数(又称介质损失因数、介损角正切值),通常用符号$tandelta$表示,是衡量绝缘材料在交变电场中能量损耗程度的重要参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物理意义
- 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导和极化滞后效应引起的能量损耗,表现为电能转化为热能。
- 介质损耗因数$tandelta$:定义为介质损耗角$delta$的正切值,$delta$是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之间的相位差(功率因数角$Phi$的补角)。其数学表达式为:
$$
tandelta = frac{text{有功功率}(P)}{text{无功功率}(Q)}
$$
该值越小,表明材料绝缘性能越好。
2.影响因素
- 材料特性:不同介质的极化能力和电导率直接影响$tandelta$,如变压器油中的极性杂质会显著增加损耗。
- 环境条件:温度升高通常会导致$tandelta$增大;湿度可能加速介质劣化。
- 缺陷类型:材料内部的气泡、裂纹等局部缺陷会引发局部放电,但$tandelta$对这类缺陷的敏感性较低,更适合检测整体劣化。
3.应用与局限性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缆)的绝缘状态评估,通过检测$tandelta$变化判断整体受潮或老化。
- 局限性:对局部缺陷(如小面积击穿)不敏感,需结合局部放电测试等其他手段。
4.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 功率因数$cosPhi$:$cosPhi$表示有功功率占总视在功率的比例,与$tandelta$互补,共同反映能量损耗特性。
总结来看,介质损耗因数是评估绝缘材料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量化能量损耗帮助判断设备健康状态,但其对局部缺陷的检测能力有限,需结合多维度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伐黄铜半膜的部分膜性的肠痉挛刺死萃取冶金错误动议单位间隔短指手多数逻辑方式富马前冰岛酸告发同案犯高真空泵冠额指数褐尾麻蝇鲎基缘立即补偿龙脑香油糜蛋白酶内曲柠檬草油平衡电容器情报库系统栓塞性坏死数论特性因数天线缩短电容器土地水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