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損失因數英文解釋翻譯、介質損失因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lectric loss factor
分詞翻譯:
介質的英語翻譯:
medium
【計】 M
【化】 medium
【醫】 excitatory transmitter; media; mediator; medium; neurogen; transmitter
損失因數的英語翻譯:
【電】 loss factor
專業解析
介質損失因數(Dielectric Loss Tangent)是表征電介質材料在交變電場中能量損耗特性的關鍵參數,其英文全稱為Dissipation Factor(損耗因數)。該參數定義為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anδ),通過公式表示為:
$$
tandelta = frac{varepsilon''}{varepsilon'}
$$
其中$varepsilon''$為複介電常數的虛部(損耗因子),$varepsilon'$為實部(儲能因子)。
在工程應用中,介質損失因數直接影響電子元件的發熱效率與信號傳輸質量。例如電容器制造時需選擇tanδ值低于0.001(1kHz)的聚丙烯薄膜,以降低高頻電路中的能量損耗。國際标準IEC 60250規定,該參數的測量應在23±2℃、相對濕度50±5%的标準化環境下進行。
權威研究顯示,影響介質損失的主要機制包括:
- 偶極子轉向極化滞後(主導1kHz-1MHz頻段)
- 離子電導損耗(低頻段主導因素)
- 界面極化效應(複合介質特有現象)
參考文獻:
- IEEE标準協會《介電材料測試規範》(标準編號IEEE Std 286-2020)
- 劍橋大學出版社《Advanced Dielectric Material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第三章節
- 中國國家标準GB/T 1409-2006《測量電氣絕緣材料在工頻、音頻、高頻下電容率和介質損耗因數的推薦方法》
網絡擴展解釋
介質損耗因數(又稱介質損失因數、介損角正切值),通常用符號$tandelta$表示,是衡量絕緣材料在交變電場中能量損耗程度的重要參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物理意義
- 介質損耗:絕緣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由于電導和極化滞後效應引起的能量損耗,表現為電能轉化為熱能。
- 介質損耗因數$tandelta$:定義為介質損耗角$delta$的正切值,$delta$是電流相量與電壓相量之間的相位差(功率因數角$Phi$的補角)。其數學表達式為:
$$
tandelta = frac{text{有功功率}(P)}{text{無功功率}(Q)}
$$
該值越小,表明材料絕緣性能越好。
2.影響因素
- 材料特性:不同介質的極化能力和電導率直接影響$tandelta$,如變壓器油中的極性雜質會顯著增加損耗。
- 環境條件:溫度升高通常會導緻$tandelta$增大;濕度可能加速介質劣化。
- 缺陷類型:材料内部的氣泡、裂紋等局部缺陷會引發局部放電,但$tandelta$對這類缺陷的敏感性較低,更適合檢測整體劣化。
3.應用與局限性
- 應用場景:廣泛應用于電力設備(如變壓器、電纜)的絕緣狀态評估,通過檢測$tandelta$變化判斷整體受潮或老化。
- 局限性:對局部缺陷(如小面積擊穿)不敏感,需結合局部放電測試等其他手段。
4.與其他參數的關系
- 功率因數$cosPhi$:$cosPhi$表示有功功率占總視在功率的比例,與$tandelta$互補,共同反映能量損耗特性。
總結來看,介質損耗因數是評估絕緣材料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通過量化能量損耗幫助判斷設備健康狀态,但其對局部缺陷的檢測能力有限,需結合多維度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化氧化八分混種白矛屬保險統計師變形性參照音量常閉電路船用燃氣輪機磁場強度工程和設計費用壞塊數據滑液鞘接種性瘧疾緊張性反射克臘默氏試驗苦鄰臨時價格流産的沒命美嗅劑蒙旦蠟鎳探子燃燒過的燃料三元組石灰羔手工輸入四點添加劑潤滑油通帶調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