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介质极化英文解释翻译、介质极化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lectric polarization

分词翻译:

介质的英语翻译:

medium
【计】 M
【化】 medium
【医】 excitatory transmitter; media; mediator; medium; neurogen; transmitter

极化的英语翻译:

【化】 polarization
【医】 polarization; polarize

专业解析

介质极化(Dielectric Polarization) 指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绝缘材料)内部束缚电荷发生相对位移或取向排列,形成宏观电偶极矩的现象。这种电荷的重新分布不会形成自由电流,但会使介质表面或内部出现极化电荷(束缚电荷),从而削弱介质内部的宏观电场强度。

核心机制与表现:

  1. 微观电荷位移

    电介质由中性分子或原子构成。无外电场时,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施加电场后,束缚电荷(如原子核与外层电子)受电场力作用发生微小位移(位移极化),或极性分子沿电场方向转向(取向极化),形成微观电偶极矩。

    来源参考:程守洙, 江之永. 《普通物理学》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04-044029-2.

  2. 宏观电极化强度

    单位体积内电偶极矩的矢量和定义为电极化强度矢量 (vec{P}),其国际单位为库仑/平方米(C/m²)。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关系可表示为:

    $$ vec{P} = varepsilon_0 chi_e vec{E} $$

    其中 (varepsilon_0) 为真空介电常数,(chi_e) 为介质的电极化率(无量纲),(vec{E}) 为总电场强度。

    来源参考:David J. Griffiths.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4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1108357142.

  3. 等效极化电荷

    极化导致介质表面出现面束缚电荷密度 (sigma_b = vec{P} cdot hat{n})((hat{n}) 为表面法向量),内部可能出现体束缚电荷密度 (rho_b = - abla cdot vec{P})。这些电荷是极化效应的宏观体现。

    来源参考:IEEE Standard 100 The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of IEEE Standards Terms. IEEE, 2000. IEEE Xplore.

英文术语对照(汉英词典视角):

网络扩展解释

介质极化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内部束缚电荷发生弹性位移或偶极子转向,从而在表面或内部形成极化电荷的现象。这一过程是电介质对外加电场的响应,具体机制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极化机制分类

  1. 电子位移极化
    原子中的电子云在电场作用下偏离原子核,形成感应偶极矩。特点:

    • 存在于所有电介质,响应极快(约$10^{-15}$秒)
    • 无能量损耗,与温度无关
  2. 离子位移极化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相对位移形成偶极矩。特点:

    • 存在于离子结构介质(如NaCl)
    • 响应时间短(约$10^{-13}$秒),温度升高极化增强
  3. 取向极化
    固有偶极矩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中转向排列。特点:

    • 仅存在于极性介质(如水、蓖麻油)
    • 响应时间较长,受温度和频率显著影响
    • 高温或高频电场下极化减弱

其他机制:热离子弛豫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常见于非均匀介质)。

二、宏观效应

三、影响因素

  1. 频率:高频电场下,取向极化可能无法跟上电场变化,导致$varepsilon_r$下降。
  2. 温度:对离子极化增强,但对取向极化可能先增强后减弱(热运动阻碍偶极子排列)。

示例

将一块电介质插入平行板电容器,其表面出现极化电荷,使极板间电压降低,电容增大。这一现象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设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日梦想编档项促甲状腺活动的大风子烯酸反应生成物氟化银黄杨硷鉴定的健儿碱化金属模涂料肌伸张反射可通兰格氏溶液颅骨折洛森异羟肟酸重排切削角氢化锡球形对偶全风上皮新月舌下腺大管守规矩的手孔盖送货价格碳水化合物代谢天底通用审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