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electromechanical storage
chance; crucial point; engine; machine; occasion; organic; pivot; plane
flexible
【医】 machine
electricity
【计】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医】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医】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storage; store
【计】 M; memorizer; S
机电式存储器(Electromechanical Memory)是指通过机械运动与电子信号结合实现数据存储的物理装置。这类设备在计算机发展初期承担核心存储功能,其技术原理基于电磁感应与机械定位的协同作用。
核心特征包含三方面:(1)采用旋转磁鼓或移动磁头实现物理寻址,存储介质多为磁性涂层金属鼓或磁卡;(2)数据存取依赖伺服电机驱动机械部件,读写速度受限于机械惯性;(3)典型存储密度为早期电子存储器的1/200,如1953年IBM 650磁鼓存储器单鼓容量仅10KB。
该技术体系包含两大分支:旋转式(如磁鼓存储器)采用同心圆磁道设计,线速度恒定但存在数据块间隔;直线式(如打孔卡系统)通过卡片输送机构实现序列访问,平均存取时间达300ms。根据剑桥计算机历史中心的记载,这类设备在1940-1960年代支撑了ENIAC、EDSAC等早期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技术档案显示,机电式存储器的淘汰源于半导体存储器的出现:1970年Intel 1103 DRAM芯片将存取时间缩短至机械存储的1/1000,同时体积缩小三个数量级。当前该技术仅存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备份模块和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中。
根据现有信息和相关技术背景,“机电式存储器”可以解释如下:
定义与核心特征 机电式存储器指通过机械部件与电子元件协同工作的数据存储设备,属于早期计算机存储技术。这类设备依赖物理运动(如旋转、移动)实现数据存取,同时需要电磁感应完成读写操作。
典型工作原理
常见类型示例
技术特点对比 | 特性| 机电式存储器 | 现代固态存储器 | |-----------|--------------|----------| | 存取速度 | 毫秒级(机械延迟) | 纳秒级| | 抗震性| 差| 极佳 | | 功耗 | 高| 低| | 容量/体积比| 低| 高|
历史地位 这类设备在1940-197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半导体技术发展,逐渐被磁盘、光盘和闪存取代。现代计算机中仍可见其技术遗产,如机械硬盘的磁头定位系统继承了机电结合的设计思想。
注:当前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该术语,以上解释基于存储技术发展史推断。建议查阅计算机存储技术专业文献获取更准确的定义和演进细节。
半功率点穿孔性球虫磁泡材料大胆陈述一项意见导管弯头大学证书电动发电机断层线仿古腓骨结节共振的海得罗本催化加氢精制哈密顿原理宏处理指令磺化化阳离子电泳的货物水上运输条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救难船内窥镜普通折扣强迫周期气硬性石灰去氧核糖酸蛋白申请人详细说明衰落区图术语规范化属于他人的财产四化青皮维里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