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
relief; ease; alleviate; extenuate; lessen; lighten; plaster; relieve; remit
【医】 abate; abatement; alleviation; extenuation; mitigate; pallation
palliate; relief; relieve
【经】 relief
clue; plot; scenario
在汉英法律词典中,"减轻的情节"对应英文术语为"mitigating circumstances",指在司法审判中可导致刑事责任或刑罚程度降低的法定事实因素。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二条,减轻情节需满足:(1)存在法定的从宽处罚条件;(2)与犯罪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3)经司法机关依法认定。典型类型包括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立功表现(《刑法》第六十八条)以及被害人过错(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量刑指导意见)。
司法适用原则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3年度数据显示,在故意伤害案件中适用减轻情节的比例达37.6%。法院需严格遵循比例原则,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22)京刑终字第142号判决中确立的"情节严重性需与刑罚减轻幅度成正相关"标准。
证据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要求,减轻情节的证明材料需达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24年报告显示,因证据不足驳回减轻情节主张的案件占比约19.3%。
该术语的英汉对译差异体现在:英语法系中的"mitigating factor"更强调量刑裁量权,而中文"减轻情节"侧重法定要件审查,这种差异源于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与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本质区别(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三期)。
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减轻的情节”是指在刑事或行政处罚中,能够对行为人从宽处理、降低处罚幅度或强度的法定或酌定因素。以下从定义、类型、适用规则等方面综合分析:
减轻情节指行为人因存在特定情形,使得其刑事责任或违法后果得以减轻。在刑法中,它表现为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例如主刑的刑期或罚金数额低于最低标准;在行政处罚中,则是突破法定处罚种类或幅度的下限(如罚款低于最低限额)。
自首与立功
犯罪未遂与中止
特殊主体与从犯
即使无法定情节,若案件存在特殊情况(如社会危害性低、行为人悔罪表现显著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在法定刑以下量刑。例如,主动赔偿损失、初犯且情节轻微等情形可能被综合考虑。
减轻情节的认定需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定要件,其适用既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更多细节可参考《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保险统计员保证信托公司贝母属的植物部份担保的债权人不利的缺陷超道德的成批生产的除积炭剂点状骨骺发育不良递加反向参数设备钙热还原法刚好格式装置过渡贷款荒凉截击结性期外收缩精明的具有极大才智的人库名联合声明猎蝽镁电气石面向出口的工业钎焊填充金属烧肉叉双目显微镜缩呢皂外汇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