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uriculoventricular extrasystole; nodal extrasystole
房室结性期前收缩(Atrioventricular Nodal Premature Contraction)是一种起源于心脏房室结区域的心律失常现象,属于主动性异位心律的范畴。该术语在《英汉医学词典》中对应"junctional premature contraction"或"nodal premature contraction",特指心脏电冲动在房室结提前发放,导致心室提前除极的病理状态。
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房室结作为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枢纽,正常情况仅承担房室间传导功能。当局部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增高或触发活动发生时,可能产生早于窦房结的异常电脉冲,形成期前收缩。根据《实用心电图学》记载,此类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或可见逆向P波。
临床实践中,该病症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心肌炎、冠心病)或健康人群。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指出,偶发房室结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频发(>5次/分钟)或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时,需进行药物干预或射频消融治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建议,诊断应结合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排除结构性心脏病变。
“结性期外收缩”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属于心脏早搏的细分类型,具体解释如下:
结性期外收缩(又称房室交界性早搏)是指心脏的异位起搏点位于房室结或房室交界区,在窦房结正常冲动未到达前提前发出电信号,导致心脏提前收缩。其发生与心肌异常兴奋或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可能落在窦性心律的有效不应期后,形成额外搏动。
若频繁出现心悸或伴随胸痛、晕厥,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评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