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
relief; ease; alleviate; extenuate; lessen; lighten; plaster; relieve; remit
【醫】 abate; abatement; alleviation; extenuation; mitigate; pallation
palliate; relief; relieve
【經】 relief
clue; plot; scenario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減輕的情節"對應英文術語為"mitigating circumstances",指在司法審判中可導緻刑事責任或刑罰程度降低的法定事實因素。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構成要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二條,減輕情節需滿足:(1)存在法定的從寬處罰條件;(2)與犯罪行為存在直接因果關系;(3)經司法機關依法認定。典型類型包括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條)、立功表現(《刑法》第六十八條)以及被害人過錯(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量刑指導意見)。
司法適用原則
中國裁判文書網2023年度數據顯示,在故意傷害案件中適用減輕情節的比例達37.6%。法院需嚴格遵循比例原則,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2022)京刑終字第142號判決中确立的"情節嚴重性需與刑罰減輕幅度成正相關"标準。
證據認定标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幹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要求,減輕情節的證明材料需達到"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2024年報告顯示,因證據不足駁回減輕情節主張的案件占比約19.3%。
該術語的英漢對譯差異體現在:英語法系中的"mitigating factor"更強調量刑裁量權,而中文"減輕情節"側重法定要件審查,這種差異源于大陸法系成文法傳統與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本質區别(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三期)。
根據法律相關規定,“減輕的情節”是指在刑事或行政處罰中,能夠對行為人從寬處理、降低處罰幅度或強度的法定或酌定因素。以下從定義、類型、適用規則等方面綜合分析:
減輕情節指行為人因存在特定情形,使得其刑事責任或違法後果得以減輕。在刑法中,它表現為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例如主刑的刑期或罰金數額低于最低标準;在行政處罰中,則是突破法定處罰種類或幅度的下限(如罰款低于最低限額)。
自首與立功
犯罪未遂與中止
特殊主體與從犯
即使無法定情節,若案件存在特殊情況(如社會危害性低、行為人悔罪表現顯著等),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在法定刑以下量刑。例如,主動賠償損失、初犯且情節輕微等情形可能被綜合考慮。
減輕情節的認定需結合具體案情和法定要件,其適用既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也需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式。更多細節可參考《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
阿番葉素操件慣例常壓蒸镏塔純損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因子電焊機雕白塊斷路器常數方栓槽銑床分次試餐高壓水清砂機隔離電路工字懸挂軸國内立法措施合法清算磺基萘酚堿式絡合物晶格結構濃堿貯槽迫近強終結定理熱磁子蠕蟲感染三倍頻率聲能折射審判獨立申訴人同源軟骨細胞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