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木酸英文解释翻译、桦木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betulinic acid
分词翻译:
桦木的英语翻译:
birch
酸的英语翻译: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医】 acidum
专业解析
桦木酸(Betulinic Aci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英文名称为"Betulinic Acid",化学式为C₃₀H₄₈O₃,系统命名为3β-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该物质最初从白桦(Betula alba)树皮中分离获得,广泛存在于桦木科、橄榄科等植物中。
在药理特性方面,桦木酸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 抗肿瘤作用: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对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
- 抗病毒能力:对HIV-1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病毒蛋白酶活性相关(《天然产物报告》研究数据)
- 抗炎特性: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生物化学杂志》实验证实)
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包含三个特征性羟基基团,分别位于C-3、C-19和C-28位点,其脂溶性特征使其易于穿透细胞膜。当前已有多个基于桦木酸结构改造的衍生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特别是在皮肤癌治疗领域(《药物化学杂志》最新研究进展)。
网络扩展解释
桦木酸(Betulinic aci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以下从结构、性质、来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解析:
1. 结构与理化性质
- 化学结构:属于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分子式C₃₀H₄₈O₃,分子量456.71 g/mol,CAS号472-15-1。
- 物理特性:白色结晶固体,熔点存在差异(文献报道为295~298℃ 或316~318℃),旋光度[α]D +8°。易溶于吡啶、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 天然来源
主要存在于白桦树的树皮中,也分布于滇刺枣、夏枯草、酸枣果实等植物。
3. 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
抗肿瘤作用
- 选择性抗癌: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对黑色素瘤、白血病等效果显著,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
- 机制:可能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 等实现。
抗病毒与抗炎
- 抗HIV:抑制HIV-1型病毒复制。
- 抗氧化与抗炎:缓解毒素诱导的氧化损伤(如肠道、卵巢),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其他活性
抗菌、免疫调节等。
4. 应用与制备
- 药物开发:因天然含量低,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或结构修饰制备衍生物以增强活性。
- 研究潜力:作为天然产物,在抗癌药物、抗氧化剂等领域具有开发前景。
桦木酸是兼具抗肿瘤、抗病毒等多重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选择性抗癌特性尤为突出。目前研究聚焦于优化制备工艺及开发高效低毒的衍生物。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功率频率常年性枯草热次等油弹性标准预算方格内胎分布式数据技术覆盖熔剂付款证据公平分担原则公用地址系统固定视野固缩恒压槐角会计期原则混频器景天庚糖金色抗霉素控制操作跨绞刀拉开粉BX盲人院灭梭威模型辨识脑回间的日期首要地摔跤退缩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