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uniculi posterior; funiculus dorsalis
后索(hòu suǒ)是神经解剖学中的专业术语,指脊髓内位于背侧(后部)的纵向神经纤维束,属于脊髓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对应术语为Posterior Funiculus(或Dorsal Funiculus)。
解剖位置与结构
后索位于脊髓的背侧正中沟两侧,由上行传导束组成。它进一步分为内侧的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和外侧的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薄束传递下半身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楔束传递上半身(颈部以下)的同类感觉。
功能
后索的主要功能是传导本体感觉(如关节位置、肌肉张力)和精细触觉(如两点辨别觉、纹理识别)。这些感觉信息经后索传递至延髓的薄束核与楔束核,最终上传至大脑皮层。
临床关联
后索损伤(如脊髓痨、多发性硬化症)会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闭眼时加重)、震动觉消失及精细触觉障碍,但痛温觉通常不受影响。
"Posterior" 指解剖方位上的“后侧”,"Funiculus" 意为“索”或“束”,特指脊髓内的神经纤维束。
Dorsal Funiculus(背索)与之完全同义,因在脊髓解剖中“背侧”(Dorsal)等同于“后侧”(Posterior)。
参考资料: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后索”在解剖学中特指脊髓白质的特定结构,其定义、功能及临床意义如下: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是脊髓背侧的白质结构,位于脊髓后正中裂与后根之间。它由上行神经纤维束组成,是脊髓内部重要的感觉传导通路。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
逗点束
后索是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主要传导通路,具体表现为:
若后索损伤(如脊髓痨、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导致:
临床常通过本体感觉训练(如平衡练习)、针灸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改善后索损伤引发的功能障碍。
需要说明,部分非专业来源可能将“后索”与胚胎发育中的“脊索”混淆,需注意区分。如需更专业的神经解剖学图谱,可参考知网等权威平台。
表面导层博士学位测斜仪冲程长度发热后的腐烂变质险红带锥蝽加强砂轮加热过滤器吉布斯系综精神冲动雷达混杂类肉芽肿联机银行业务系统麻田散铸铁年度审计报告书牛肉汤排粪的排序规则潜动窃衣请求文件器械的全重量取数语句人参糖苷师范学校钛酸钾未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