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unter color; Hunter colour
"亨特色度"(Hēngtè Sèdù)是色彩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由美国亨特实验室(HunterLab)建立的色彩测量和评价体系中的色度指标。该体系通过量化物体表面的颜色特征(如明度、红绿值、黄蓝值等),实现对颜色的客观、标准化描述,广泛应用于工业质检、材料研发等领域。
中文定义
“亨特色度”指基于亨特实验室开发的色彩空间模型(如Hunter Lab)所测得的颜色参数值。该体系将人眼感知的颜色分解为三个维度:
英文对应术语
标准英文翻译为"Hunter chromaticity" 或"Hunter color scale",特指亨特色彩系统中的色度分量(a和b值)。例如:
"亨特色度值" → "Hunter chromaticity values"
"亨特色度差" → "Hunter color difference"
亨特实验室官方技术文档
亨特色度体系由理查德·亨特(Richard S. Hunter)于1948年提出,是国际通用的颜色测量标准之一。其核心公式为:
$$ begin{aligned} L &= 100 sqrt{Y/Y_n} a &= K_a frac{X/X_n - Y/Y_n}{sqrt{Y/Y_n}} b &= K_b frac{Y/Y_n - Z/Z_n}{sqrt{Y/Y_n}} end{aligned} $$
其中 $X, Y, Z$ 为物体三刺激值,$X_n, Y_n, Z_n$ 为标准光源下的白板反射值。
来源:HunterLab, "Hunter L,a,b Color Scale" 官网技术说明(需访问国际站获取详情)
中国国家标准(GB/T)引用
中国《物体色测量方法》(GB/T 3979-2008)明确将亨特色度体系作为颜色测量的推荐标准之一,与CIE Lab体系并行使用。
来源: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体色的测量方法》,2008。
学术文献应用
在食品、纺织、印刷等行业研究中,亨特色度被广泛用于量化产品颜色变化。例如:
“茶叶发酵程度通过亨特色度b值(黄变指数)评估”
来源:李华等,《食品科学》,"基于色差分析的绿茶品质评价",2019。
体系 | 特点 | 应用领域 |
---|---|---|
亨特色度 | 早期工业标准,计算较简单 | 涂料、塑料、食品质检 |
CIE Lab | 国际通用,更符合人眼视觉均匀性 | 跨行业科研与高端制造 |
RGB/CMYK | 设备相关色彩模型 | 数码设计、印刷输出 |
注:因"亨特色度"属专业术语,日常汉语使用较少,汉英词典通常仅标注为"Hunter chromaticity"。如需深度技术参数,建议查阅亨特实验室国际官网或中国国家标准文件。
亨特色度(Hunter color values)是一种用于量化物体颜色的测量系统,属于化工和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亨特色度通过测量物体对可见光(波长380-780nm)的吸收和透射特性,计算出颜色参数值。它由美国科学家理查德·S·亨特(Richard S. Hunter)于1948年提出,是较早建立的色度系统之一。
核心参数 系统包含三个主要维度:
注:当前更通用的CIELAB色度系统是在亨特色度基础上发展而来,两者参数有对应换算关系。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不同行业标准可能对参数范围有特定要求。
不合法律程序的议事录不均匀膨胀不熔酚醛树脂定标东茛菪硷多尔型浮槽耙式分级机反应性抑郁分析用细算表干扰消除干燥设备格式控制元素航迹交好肌浆间质粒经纪行畸形镜头脊柱骨疽苛刻的某酐凝胶免疫电泳柠檬菌素欧洲人的平衡站颧弓燃料转注干线溶解气体伸肌上支持带射线参数放大器酸性氧化物投资税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