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国际海事法英文解释翻译、国际海事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分词翻译:

国际的英语翻译:

international
【计】 internation

海事法的英语翻译:

admiralty
【经】 maritime law

专业解析

国际海事法(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或"Law of the Sea",是指规范各国在海洋空间活动、调整国家间、国家与私人主体间以及私人主体之间在海洋利用、航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国际法律规范体系。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和维护和平、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国际秩序。

核心内涵与关键领域

  1. 法律渊源与框架:

    • 国际海事法主要建立在国际条约(公约)、国际习惯法以及一般法律原则之上。最重要的框架性公约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被誉为“海洋宪章”。它于1982年通过,1994年生效,为几乎所有海洋活动确立了法律基础,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
    • 此外,还有大量专门领域的国际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Code)、《国际救助公约》等 。
  2. 核心调整对象与内容:

    • 海域划分与主权/管辖权: 明确沿海国在不同海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范围,以及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地位与制度 。
    • 航行自由与安全: 保障各国船舶在不同海域的航行自由(特别是公海),同时确立船舶国籍、船舶安全标准(建造、设备、操作)、船员配备与资质要求、海上避碰规则等,以确保航行安全 。
    •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 规范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勘探开发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矿产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海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 。
    • 海洋环境保护: 确立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源污染、倾倒污染、海底活动污染以及陆源污染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强调各国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 。
    • 海洋科学研究: 规定各国在不同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义务和程序 。
    • 争端解决: 提供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方法和机制,包括谈判、调解、仲裁和司法解决(如国际海洋法法庭) 。
    • 海上犯罪与安保: 涉及海盗、武装抢劫、恐怖主义、非法贩运(毒品、人口)等海上犯罪的预防、管辖和惩治 。
    • 海难救助与打捞: 确立海难救助的原则、救助报酬的确定以及沉船沉物打捞的法律规则 。

权威性体现

国际海事法具有高度的国际性和统一性,其规则主要由主权国家通过缔结国际公约共同制定,并由各国国内法予以转化或纳入执行。国际海事组织(IMO)作为联合国负责海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专门机构,在制定和更新海事安全与环保规则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联合国大会及其下设机构(如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则负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总体实施和海洋事务的协调 。

国际海事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法律体系,它通过国际公约和习惯法,为全球海洋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和行为准则。其核心在于平衡各国在利用海洋资源、保障航行自由与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的需求,同时肩负着保护脆弱海洋环境、促进和平利用海洋、解决海洋争端的重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该体系的基石,而国际海事组织则是推动具体规则制定与实施的关键机构。

来源参考:

  1. 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DOALOS)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介绍:https://www.un.org/depts/los/convention_agreements/convention_overview_convention.htm
  2. 国际海事组织(IMO)官网关于公约与规则的介绍:https://www.imo.org/en/About/Conventions/Pages/Home.aspx

网络扩展解释

国际海事法是调整海上运输、船舶关系及相关法律问题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其核心内容与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国际海事法(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是指在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在可航水域遭遇危险时,规范海上救助、损害赔偿、责任分摊等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属于广义海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独立法律部门。

二、核心内容

  1. 调整对象
    涵盖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索赔责任限制、船舶油污损害等法律关系。

  2. 主要制度

    •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制度(如过失责任判定)
    • 海难救助报酬制度(鼓励对遇险船舶/财物施救)
    • 共同海损分摊制度(风险共担原则)
    • 海事责任限制制度(船东赔偿责任上限)
    •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如油污损害领域)。

三、显著特征

  1. 制度多样性:包含碰撞、救助、责任限制等特殊制度,与一般民事法律差异显著;
  2. 国际统一性:通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等国际条约协调各国法律;
  3. 技术关联性:涉及船舶管理、航海技术等专业内容(如ISM规则);
  4. 风险导向性:多数制度设计基于分散海上特殊风险(如共同海损分摊)。

四、发展趋势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制度(如海难救助的“无效果-无报酬”原则),可查阅国际公约原文或海事案例解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百分比报表补充空气布累西格氏囊肿插制迟到的第四胎位对重滑车额顶的非苯型芳族化合物干酒糟海绵试验合同后阶段胶囊的记滴器极度善饥卷纸辊拉紧的辣木油磷酰三胺利润对销售净额的比率罗森苗勒氏瓣难复性脱位浓度极限十一使用税受审期输出断言瞬象随意摆布图利